new 、delete运算符 、operator new 、operator delete 、malloc 、 free 函数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获取td的父节点tr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7:09

运行程序离不开内存管理,c内存管理离不开malloc和free,c++内存管理离不开new和delete。

虽说都是为了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但new和malloc还是有区别的,这里总结下:

两者联系自不必多说,都是为了在堆上动态的申请和释放内存。


区别在于:

1.new和delete属于操作符,而malloc和free其实是两个系统函数

  operator new() 指对new的重载形式,它是一个函数



2.new在申请内存时候返回的是指定类型的指针,申请内存大小自动计算;

malloc在申请内存时候返回的是void*指针,并且在申请时要指明申请内存的大小,以参数形式传进去。

[cpp] view plain copy
  1. char * a = new char;  
  2. char * b = (char*)malloc(sizeof(char));  

3.new在申请完内存后会调用该类型的构造函数,也就是说new在申请完内存后会初始化这段内存;malloc则单纯的多,申请完指定大小的内存就完事,至于这段内存要用作何用,malloc并不关心。

4.内置类型如int,char,float等等均可以用new和malloc申请内存,但是非内置类型,也就是程序员新建的类型不能使用malloc而必须使用new。我觉得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c和c++两者区别导致的,从某种角度说,c是c++的子集,c++在c基础上又增加了模板和类等新东西,new和delete的出现是为了适应class的构造与析构,而malloc和free设计之初只是为了适应c的内存管理,所以不能把class的构造和析构强加于malloc和free身上。



5.new和delete配对使用,malloc和free配对使用。


6. new/delete背后的机制:


一般,在使用new时,编译器会执行两步操作:

1.调用::operator new()分配计算后的内存;

2.在分配好的内存上调用该类型的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delete则刚好相反:

1.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

2.使用::operator delete()释放内存。

new/delete各自背后的两步操作是无法规避的,由于new/delete是操作符,所以实现形式上不能按照程序员需要进行改变,但是::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是两个属于std中的函数,其作用与malloc和free相似,都是为了分配足够大的内存,只是它们并不关心内存的初始化问题。

先看两个operator的一般调用方式:

[cpp] view plain copy
  1.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2.   
  3.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是不是与malloc和free很像呢?

operator new更具体的形式有三种:

[cpp] view plain copy
  1. //异常抛出形式:  
  2. void* operator new (std::size_t size) throw (std::bad_alloc);  
  3. //不抛出异常形式  
  4.  void* operator new (std::size_t size, const std::nothrow_t& nothrow_value) throw();  
  5. //placement形式  
  6. void* operator new (std::size_t size, void* ptr) throw();  

使用new或delete时候,默认调用std::operator new()或std::operator delete();既然是函数就可以重载,程序员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重载这两个函数。看下面这个例子:

[cpp] view plain copy
  1. class A  
  2. {  
  3. public:  
  4.     A(){  
  5.       cout<<"A constructor"<<endl;  
  6.     }  
  7.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ize){  
  8.       cout<<"this is A's new"<<endl;  
  9.           return ::operator new(size);  
  10.     }  
  11.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ptr){  
  12.       cout<<"this is A's delete"<<endl;  
  13.       return ::operator delete(ptr);  
  14.     }  
  15.     ~A(){  
  16.       cout<<"A destructor"<<endl;  
  17.     }  
  18. };  
  19.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20. {  
  21.   A *a = new A;  
  22.   delete a;  
  23.   return 0;  
  24. }  
运行结果: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new/delete的行为,但是通过重载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我们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内存管理方式,这在内存池的实现中十分关键。


关于operator new有几点要注意:
(1)当无法满足所要求分配的空间时,则
        ->如果有new_handler,则调用new_handler,否则
        ->如果没要求不抛出异常(以nothrow参数表达),则执行bad_alloc异常,否则
        ->返回0
(2)重载时,返回类型必须声明为void*
(3)重载时,第一个参数类型必须为表达要求分配空间的大小(字节),类型为size_t
(4)重载时,可以带除(3)以外的其它参数 



你可能会疑惑,比如说有

class Foo {    int bar;    ~Foo() {}};int main() {    auto p = new Foo[5];    delete[] p;}
到时候C++是怎么知道delete[] p的时候,需要对几个对象调用析构函数的呢。
答案是,如果你hack了operator new[]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z) {    cout << "sz =" << sz << endl;    return malloc(sz);}
你会发现,他实际申请的内存数目是
sizeof(size_t) + 5 * sizeof(Foo)


如何限制对象只能建立在堆上或者栈上

在C++中,类的对象建立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建立,如A a;另一种是动态建立,如A* ptr=new A;这两种方式是有区别的。

静态建立一个类对象,是由编译器为对象在栈空间中分配内存,是通过直接移动栈顶指针,挪出适当的空间,然后在这片内存空间上调用构造函数形成一个栈对象。使用这种方法,直接调用类的构造函数。

动态建立类对象,是使用new运算符将对象建立在堆空间中。这个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执行operator new()函数,在堆空间中搜索合适的内存并进行分配;第二步是调用构造函数构造对象,初始化这片内存空间。这种方法,间接调用类的构造函数。

那么如何限制类对象只能在堆或者栈上建立呢?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只能建立在堆上(设置析构函数为Protected)

类对象只能建立在堆上,就是不能静态建立类对象,即不能直接调用类的构造函数。

容易想到将构造函数设为私有。在构造函数私有之后,无法在类外部调用构造函数来构造类对象,只能使用new运算符来建立对象。然而,前面已经说过,new运算符的执行过程分为两步,C++提供new运算符的重载,其实是只允许重载operator new()函数,而operator()函数用于分配内存,无法提供构造功能。因此,这种方法不可以。

当对象建立在栈上面时,是由编译器分配内存空间的,调用构造函数来构造栈对象。当对象使用完后,编译器会调用析构函数来释放栈对象所占的空间。编译器管理了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如果编译器无法调用类的析构函数,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比如,类的析构函数是私有的,编译器无法调用析构函数来释放内存。所以,编译器在为类对象分配栈空间时,会先检查类的析构函数的访问性,其实不光是析构函数,只要是非静态的函数,编译器都会进行检查。如果类的析构函数是私有的,则编译器不会在栈空间上为类对象分配内存。

因此,将析构函数设为私有,类对象就无法建立在栈上了。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class A  {  public:      A(){}      void destory(){delete this;}  private:      ~A(){}  };  
复制代码

 试着使用A a;来建立对象,编译报错,提示析构函数无法访问。这样就只能使用new操作符来建立对象,构造函数是公有的,可以直接调用。类中必须提供一个destory函数,来进行内存空间的释放。类对象使用完成后,必须调用destory函数。

上述方法的一个缺点就是,无法解决继承问题。如果A作为其它类的基类,则析构函数通常要设为virtual,然后在子类重写,以实现多态。因此析构函数不能设为private。还好C++提供了第三种访问控制,protected。将析构函数设为protected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类外无法访问protected成员,子类则可以访问。

另一个问题是,类的使用很不方便,使用new建立对象,却使用destory函数释放对象,而不是使用delete。(使用delete会报错,因为delete对象的指针,会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而析构函数类外不可访问)这种使用方式比较怪异。为了统一,可以将构造函数设为protected,然后提供一个public的static函数来完成构造,这样不使用new,而是使用一个函数来构造,使用一个函数来析构。代码如下,类似于单例模式:

复制代码
class A  {  protected:      A(){}      ~A(){}  public:      static A* create()      {          return new A();      }      void destory()      {          delete this;      }  };  
复制代码

这样,调用create()函数在堆上创建类A对象,调用destory()函数释放内存。

只能建立在栈上(重载new函数设为私有)

只有使用new运算符,对象才会建立在堆上,因此,只要禁用new运算符就可以实现类对象只能建立在栈上。将operator new()设为私有即可。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class A  {  private: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t){}     // 注意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和返回值都是固定的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ptr){} // 重载了new就需要重载delete  public:      A(){}      ~A(){}  };
复制代码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