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远比结论更重要(留待优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语句添加信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22:12

在看任志强的一个诺亚财富视频中讲座之后,更加认识到“事物的逻辑分析远比结论更重要”。

讲座讲的是房地产发展与相关因素,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房地产的价格与利润。但各个因素各有各的不同,有不变的因素比如需求的部分,不会因为你房价高就放弃,有变化的部分,比如国家宏观政策、微观政策、货币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最终的商品房价格,而价格又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这里我也说不出来或者细节部分,各种因素影响的方式与周期,但得出的结论是,媒体的报道很多都是有问题的,不只是媒体,连专家的很多评论都是有问题的,宏观上国家的GDP的小一半都是房地产贡献的,微观上地方的财政收入也与房地产息息相关,而国家现在还在发展中时期,这块资金来源是不太可能动摇的,所以那么多政策的发布无非是希望房价稳步上涨,而非让房价下降。分析过程十分精彩,反直觉的很多结论都让人目瞪口呆,过程中的很多因素的微妙变化都会引起结论的巨大不同。而且分析的过程都是关于知识的逻辑和常识的积累以及判断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有趣,不幸的是,我干的不是这行,分析不了,也享受不了其中思考的快乐。

说来说去,我就想引出一个重要的话题“逻辑的思考过程远比结论更重要”。

随着长大,我们问为什么的能力一直在减弱,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摄取新知识的欲望越来越低,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工作时间越长,我们越来越保守,这是为什么呢?

。。。。

所有的退步,都是来源于知识的摄取量越来越少。我们从婴儿学步到大学毕业,几乎一直在持续学习,无论是学习课本知识,学习打篮球,学习玩游戏等等,都是在学习的状态,学习就是在探索,探索就会思考,思考就会发现乐趣,发现乐趣会促进更强的学习欲望,这是个正循环过程,这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现象,有些学生只爱学数学,有些学生只爱学历史,有些学生只爱打游戏,有些学生只爱打篮球,为什么会爱,是因为快乐,为什么学习这些东西快乐,因为发现了有趣的地方,我们都无法抗拒本能的快乐,犹如喜欢一个人,你就会想和他在一起一样,学习也是,你喜欢他,你就想一直学习这本知识,因为你在学习过程中很快乐。
按思考的性质划分,我以为思考分三种:

第一种是逻辑的思考,典型的比如数学、物理等,这些知识中逻辑是唯一的,通过已有逻辑分析未知的事物,与理性相关联;

第二种是想象力的思考,比如画画、作诗等,这些知识中没有唯一的标准,是一种对事物的理解与表达,具有很大的个人性,与感性相关联;

第三种是人情世故类分析,这种分析与社会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社会的文化习俗、人情世故、经济纠葛等等。

最后一种是理性与感性都有关联,这种比如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等等。

思考都是来源于对比,当我们第一次认识一个事物,我们会天经地义的以为,这种事物就是这个样子的,但当我看门看到另一个类似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才会惊奇还有另外一种事物,这时候开始对比两种事物,寻找共同点与差一点,并预测还有没有类似的事物,这就是在思考了,所以我以为思考的来源是知识的差异性。所以想要思考,先得学习知识,寻找差一点。

本来思考是一件很不容易获得的快乐,但我想更多的去思考,我觉得慢下来就会思考,但我现在总还是求快,这是有问题的。


应试教育与思考能力

从小我就喜欢拆各种电器,总想研究里面是什么结构,玩具汽车为什么会跑?电视机为什么会显示图像?电机为什么会转?发电机是什么原理?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拆自己家电视,那时候还得等父母都不在家,在工具堆找到一个大螺丝刀,提心吊胆的拧外壳螺丝,把拆下来的螺丝记好位置,担心最后装不上去,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拆开了,但仔细一看傻眼了,完全看不懂,都是线路板和电线,无从下手研究,然后只能一点点再装回去。对于未知的好奇,一直驱使我探索学习。通过学习,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其实从毕业工作了之后,我也是一直在探索学习,学习对我来说更神秘的东西,这个过程非常快乐,我希望这样一直学习下去。

由于这样的成长经历和思维习惯,我以为他人也会像我一样,对事物总想了解清楚,不了解清楚就无法进步。但高中学习生涯的一个小问题,让我意识到很多人的学习原来不是学习,而是重复循环。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物理考试,有一道物理大题我不会做,考试卷下来之后,我就想再次分析此题,但我看到我同桌的女同学作对了,我一直以为自己物理比她学的好,而且很多物理题都是她请教我的,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自尊心也有点受不了,但自己又解不出来,只能借她试卷一看,看了之后,我还有一个逻辑理解不了,然后就请教她,结果她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起初我以为是她在自谦,但多次询问验证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她真的不懂,但她确实题作对了。这使我很震惊,之后我把这个结论和我朋友分享,结果他说他也是这样。。。这大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