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九章面向对象方法学(下)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tlab 二维数组赋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31 19:48
对象模型
类图的基本符号
1.定义类
类名、属性、服务
2.定义属性
UML描述属性的语法格式:
可见性: public、private、protected、#
可见性 属性名:类型名=初值{性质串}
定义服务(操作):
UML描述操作的语法格式:
可见性 操作名(参数表):返回值类型{性质串}
参数的语法:
参数名:类型名=默认值
表示关联的符号:
1.关联
a. 普通关联:
重数的表示方法:
0...1 表示0-1个对象
b.关联的角色
c.限定关联:利用限定词把一对多关系简化成了一对一关系
d.关联类:两个实体之间的连接存储着两个实体的内部请求信息
2.聚集:聚集表示类与类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 共享聚集:处于部分方的对象可以同时参与处于整体方对象的构成
b.组合聚集:部分类完全属于整体类,整体不存在了部分类也随之消失
3.泛化:也就是继承
a.普通泛化:
抽象类:描述子类的公共属性和行为,不能生成具体的对象的类

b.受限泛化:
给泛化关系附加了约束条件,说明该泛化关系的使用方法和扩充方法
约束有:多重、不相交、完全、不完全
依赖和细化:
1.依赖关系:一个类依赖另一个独立类(父类/抽象类),依赖类可以使用独立类中的私有或者受保护的成员
2.细化关系
动态模型: 是控制模型,常用UML图来描绘
a事件:事件是发生的事情,是引起对象状态转换的控制信息
b.状态:是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某个特定阶段所处的某种情形
c.行为:对象达到某种状态时所作做的一系列操作
功能模型 通常使用用例图
a.功能模型是由数据模型组成
b.以用例图建立起的系统模型称为用例模型
c.用例之间的关系:
扩展关系,使用关系
三种模型之间的关系(非常非常重要):
1功能模型确定系统该做什么
2动态模型确定系统什么时间做
3对象模型是做什么的一个客观实体
a.针对每个类建立的动态模型,描述了实例的生命周期或运行周期
b.状态转换驱动行为发生,这些行为 在数据流图中被映射成处理,在用例图中被映射成用例,他们和类图中的服务相对应
c功能模型中的处理(或者用例)对应于对象模型中的类所提供的服务
d.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以及数据的重点/源点是对象模型的对象
e.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是对象模型中对象的属性值,也可能是整个对象
f.用例图中的行为者,可能是对象模型中的对象
g功能模型中的处理(用例)可能产生动态模型中的事件
h对象模型描述了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源点/终点的结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