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区

来源:互联网 发布:ida软件介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20:51

一般分为: 

1. 挂载点/;主分区;安装系统和软件;大小为30G;分区格式为ext4; 
2. 挂载点/home;逻辑分区;相当于“我的文档”;大小为硬盘剩下的; 分区格式ext4; 
3. swap;逻辑分区;充当虚拟内存;大小等于内存大小(本人2G);分区格式为swap 
4. /boot ;引导分区;逻辑分区; 大小为200M ;分区格式为ext4;

Linux各个分区的作用:

/ 根目录,建议在根目录下面只有目录,不要直接有文件。

swap交换空间,相当于Windows上的虚拟内存。

/boot 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120MB之间。

/home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以往Linux系统主要是提供服务器使用,所以/home这个目录使用量并不高。但随著Linux的桌面应用发展,不少人也拿来在日常上使用,这时/home就变成存储媒体中,最占容量的目录。假如你安装Ubuntu主要是桌面应用,那你可能需要把最大的空间留给他。 额外分割出/home有个最大的好处,当你重新安装系统时,你不需要特别去备份你的个人文件,只要在安装时,选择不要格式化这个分区,重新挂载为/home就不会丢失你的数据。还有一个特别的应用:假如你会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两个或更多的Linux系统,你可以共享/home这个分区。简单地说,你的个人文件可以在切换到其它Linux系统时,仍正常使用

/tmp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这个目录是任何人都能访问的,所以需要定期清理。

/usr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除了系统的基本程序外,其它所有的应用程序多放在这个目录当中。除了/home,/var这种变动数据的存放目录外,/usr大概是会是使用容量最大的目录,不过一般Linux下的应用程序通常不大,所以大多数的桌面应用顶多3~4GB的空间就够了,若是服务器,多半也是2~3GB就足够了。
/usr/local/bin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usr/local/sbin存放一些系统管理员才会用到的执行命令。

/srv 一些服务启动之后,这些服务所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如WWW服务器需要的网页数据就可以放在/srv/www中。

/etc系统主要的设置文件几乎都放在这个目录内。

/root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lost+found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但当实然停电或者非正常关机后,有些文件临时存入在此。

/dev设备文件,在Linux系统上,任何设备都以文件类型存放在这个目录中,如硬盘设备文件,软驱、光驱设备文件等。

/media挂载目录,用来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或者别的硬件设备(如光驱、软驱)。

/opt用于存储第三方软件的目录,不过我们还是习惯放在/usr/local下

/proc此目录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行产生的,存储了一些当前的进程ID号和CPU、内存的映射等,因为这个目录下的数据都在内存中,所以本身不占任何硬盘空间。

/var主要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例如缓存(cache)或者是随时更改的登录文件(log file)。 
假如你的计算机主要是提供网页服务,或者是mysql数据库,那/var会大量增加,你最好能够把/var额外分割出来。与/home的概念类似,重新安装时,不要格式化,仍可保留原来的数据。 
在服务器的应用时,数据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额外分区对数据的安全也有所帮助。此外,/var/log是系统log档保存的位置,养成有问题就去找log的好习惯,有助于解决问题。所以这也加强了额外分区的重要性。当一个服务器出现系统问题,甚至毁损时,除了你的数据外,之前的系统纪录也相当重要,找出为什么系统会出问题,可以帮助管理器快速排除障碍。
/var/log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