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问题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三个字网络流行语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19:58

mybatis怎么防止SQL注入

  • 在编写MyBatis的映射语句时,尽量采用“#{xxx}”这样的格式。若不得不使用“${xxx}”这样的参数

Hibernate的缓存机制

  • 首先说下Hibernate缓存的作用(即为什么要用缓存机制),然后再具体说说Hibernate中缓存的分类情况,最后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Hibernate缓存的作用:

Hibernate一级缓存

- Hibernate缓存的作用:

- Hibernate是一个持久层框架,经常访问物理数据库,为了降低应用程序对物理数据源访问的频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缓存内的数据是对物理数据源中的数据的复制,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从缓存读写数据,在特定的时刻或事件会同步缓存和物理数据源的数据Hibernate缓存分类

Hibernate一级缓存
- 一级缓存又称为“Session的缓存”,它是内置的,不能被卸载(不能被卸载的意思就是这种缓存不具有可选性,必须有的功能,不可以取消session缓存)。由于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库事务或者一个应用事务,因此它的缓存是事务范围的缓存。第一级缓存是必需的,不允许而且事实上也无法卸除。在第一级缓存中,持久化类的每个实例都具有唯一的OID

Hibernate二级缓存

  • Hibernate二级缓存又称为“SessionFactory的缓存”,由于SessionFactory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程序的整个过程对应,因此Hibernate二级缓存是进程范围或者集群范围的缓存,有可能出现并发问题,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并发访问策略,该策略为被缓存的数据提供了事务隔离级别。第二级缓存是可选的,是一个可配置的插件,在默认情况下,SessionFactory不会启用这个插件
什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1. 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 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 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 常量数据
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1. 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 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访问的数据,如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 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Hibernate查找对象如何应用缓存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如果都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Hibernate管理缓存实例无论何时,当你给save()、update()或saveOrUpdate()方法传递一个对象时,或使用load()、 get()、list()、iterate() 或scroll()方法获得一个对象时, 该对象都将被加入到Session的内部缓存中。 当随后flush()方法被调用时,对象的状态会和数据库取得同步。 如果你不希望此同步操作发生,或者你正处理大量对象、需要对有效管理内存时,你可以调用evict() 方法,从一级缓存中去掉这些对象及其集合。


Mybatis和Hibernate的区别(优缺点)
- Hibernate与MyBatis都可以是通过SessionFactoryBuider由XML配置文件生成SessionFactory,然后由SessionFactory 生成Session,最后由Session来开启执行事务和SQL语句。其中SessionFactoryBuider,SessionFactory,Session的生命周期都是差不多的- MyBatis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SQL优化,可以减少查询字段- MyBatis容易掌握,而Hibernate门槛较高- Hibernate的DAO层开发比MyBatis简单,Mybatis需要维护SQL和结果映射。- Hibernate对对象的维护和缓存要比MyBatis好,对增删改查的对象的维护要方便。- Hibernate数据库移植性很好,MyBatis的数据库移植性不好,不同的数据库需要写不同SQL

redis的使用场景

会话缓存(Session Cache)
  • 最常用的一种使用Redis的情景是会话缓存(session cache)。用Redis缓存会话比其他存储(如Memcached)的优势在于:Redis提供持久化。当维护一个不是严格要求一致性的缓存时,如果用户的购物车信息全部丢失,大部分人都会不高兴的,现在,他们还会这样吗?幸运的是,随着 Redis 这些年的改进,很容易找到怎么恰当的使用Redis来缓存会话的文档。甚至广为人知的商业平台Magento也提供Redis的插件。
全页缓存(FPC)
  • 除基本的会话token之外,Redis还提供很简便的FPC平台。回到一致性问题,即使重启了Redis实例,因为有磁盘的持久化,用户也不会看到页面加载速度的下降,这是一个极大改进,类似PHP本地FPC。
队列
  • Reids在内存存储引擎领域的一大优点是提供 list 和 set 操作,这使得Redis能作为一个很好的消息队列平台来使用。Redis作为队列使用的操作,就类似于本地程序语言(如Python)对 list 的 push/pop 操作
排行榜/计数器
  • Redis在内存中对数字进行递增或递减的操作实现的非常好。集合(Set)和有序集合(Sorted Set)也使得我们在执行这些操作的时候变的非常简单,Redis只是正好提供了这两种数据结构。所以,我们要从排序集合中获取到排名最靠前的10个用户–我们称之为“user_scores”
  • -

发布/订阅

  • 是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发布/订阅的使用场景确实非常多。我已看见人们在社交网络连接中使用,还可作为基于发布/订阅的脚本触发器,甚至用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来建立聊天系统

Redis 主从复制
  • Redis 的主从复制配置非常容易,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一些特性。
    1. redis 使用异步复制。从 redis 2.8 开始,slave 也会周期性的告诉 master 现在的数据量。可能只是个机制,用途应该不大。
    2. 一个 master 可以拥有多个 slave,废话,这也是业界的标配吧。
    3. slave 可以接收来自其他 slave 的连接。意思是不是就是说 slave 在接收其他的slave的连接之后成为 master ?等下我们来验证。
    4. redis 复制在 master 这一端是非阻塞的,也就是说在和 slave 同步数据的时候,master 仍然可以执行客户端的操作命令而不受其影响。这点都不能保证,要你干嘛?
    5. redis 复制在 slave 这一端也是非阻塞的。在配置文件里面有 slave-serve-stale-data 这一项,如果它为 yes ,slave 在执行同步时,它可以使用老版本的数据来处理查询请求,如果是 no ,slave 将返回一个错误。在完成同步后,slave 需要删除老数据,加载新数据,在这个阶段,slave 会阻止连接进来。
    6. Replication can be used both for scalability, in order to have multiple slaves for read-only queries (for example, heavy SORT operations can be offloaded to slaves), or simply for data redundancy.这句话我也没理解什么意思。
    7. 使用复制可以避免 master 因为需要把全部的数据集写入磁盘而造成的开销,因此可以把 master 中 save 配置项全部注释掉,不让它进行保存,然后配置 slave ,让 slave 保存。虽然有这个特性,但是我们好像一般不这么做。
  • 当你设置了主从关系后,slave 在第一次连接或者重新连接 master 时,slave 都会发送一条同步指令给 master,master 接到指令后,开始启动后台保存进程保存数据,接着收集所有的数据修改指令。后台保存完了,master 就把这份数据发送给 slave,slave 先把数据保存到磁盘,然后把它加载到内存中,master 接着就把收集的数据修改指令一行一行的发给 slave,slave 接收到之后重新执行该指令,这样就实现了数据同步。
  • slave 在与 master 失去联系后,自动的重新连接。如果 master 收到了多个 slave 的同步请求,它会执行单个后台保存来为所有的 slave 服务。
  • 一旦 master 和 slave 在失去联系并重新连接上,总是会重新进行一次完整的同步。不过从 redis 2.8 开始,只是部分重新同步也是可以的
Redis集群的搭建


  • 集群技术是构建高性能网站架构的重要手段,试想在网站承受高并发访问压力的同时,还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查询出满足条件的数据,并快速响应,我们必然想到的是将数据进行切片,把数据根据某种规则放入多个不同的服务器节点,来降低单节点服务器的压力
  • 当实现了多节点的 master-slave 后,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集群,但我们今天要讲的集群主要是利用切片技术来组建的集群
  • 集群要实现的目的是要将不同的 key 分散放置到不同的 redis 节点,这里我们需要一个规则或者算法,通常的做法是获取 key 的哈希值,然后根据节点数来求模,但这种做法有其明显的弊端,当我们需要增加或减少一个节点时,会造成大量的 key 无法命中,这种比例是相当高的,所以就有人提出了一致性哈希的概念。
  • 一致性哈希有四个重要特征:
    • 均衡性:也有人把它定义为平衡性,是指哈希的结果能够尽可能分布到所有的节点中去,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每个节点上的资源。
    • 单调性:对于单调性有很多翻译让我非常的不解,而我想要的是当节点数量变化时哈希的结果应尽可能的保护已分配的内容不会被重新分派到新的节点。
    • 分散性和负载:这两个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要求一致性哈希算法对 key 哈希应尽可能的避免重复。

但一致性哈希不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重点,因为 Redis 引入另一种哈希槽(hash slot)的概念。
-Redis 集群中内置了 16384 个哈希槽,当需要在 Redis 集群中放置一个 key-value 时,redis 先对 key 使用 crc16 算法算出一个结果,然后把结果对 16384 求余数,这样每个 key 都会对应一个编号在 0-16383 之间的哈希槽,redis 会根据节点数量大致均等的将哈希槽映射到不同的节点。

  • 使用哈希槽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方便的添加或移除节点。
  • 内部机制,与我何干,对于我们来说,在新增或移除节点的时候不要让我们先停掉所有的 redis 服务我就谢天谢地了,这点它做到了。

  • redis的数据类型

    • Redis采用Key-Value型的基本数据结构,任何二进制序列都可以作为Redis的Key使用(例如普通的字符串或一张JPEG图片)

      • 注意事项:

      不要使用过长的Key。例如使用一个1024字节的key就不是一个好主意,不仅会消耗更多的内存,还会导致查找的效率降低


    Key短到缺失了可读性也是不好的,例如”u1000flw”比起”user:1000:followers”来说,节省了寥寥的存储空间,却引发了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上的麻烦

    最好使用统一的规范来设计Key,比如”object-type:id:attr”,以这一规范设计出的Key可能是”user:1000”或”comment:1234:reply-to”

    Redis允许的最大Key长度是512MB(对Value的长度限制也是512MB)

  • String
    • String是Redis的基础数据类型,Redis没有Int、Float、Boolean等数据类型的概念,所有的基本类型在Redis中都以String体现。
  • List
    • Redis的List是链表型的数据结构,可以使用LPUSH/RPUSH/LPOP/RPOP等命令在List的两端执行插入元素和弹出元素的操作。虽然List也支持在特定index上插入和读取元素的功能,但其时间复杂度较高(O(N)),应小心使用。
  • Hash
    • Hash即哈希表,Redis的Hash和传统的哈希表一样,是一种field-value型的数据结构,可以理解成将HashMap搬入Redis。
    • Hash非常适合用于表现对象类型的数据,用Hash中的field对应对象的field即可。
    • Hash的优点包括:
      1. 可以实现二元查找,如”查找ID为1000的用户的年龄”
      2. 比起将整个对象序列化后作为String存储的方法,Hash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传输的消耗
      3. 当使用Hash维护一个集合时,提供了比List效率高得多的随机访问命令
  • Set
    • Redis Set是无序的,不可重复的String集合。
  • Sorted Set
    • Redis Sorted Set是有序的、不可重复的String集合。Sorted Set中的每个元素都需要指派一个分数(score),Sorted Set会根据score对元素进行升序排序。如果多个member拥有相同的score,则以字典序进行升序排序。Sorted Set非常适合用于实现排名。
  • 更详细的介绍:http://www.cnblogs.com/276815076/p/7245333.html


    redis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优化

    • Redis 为不同数据类型分别提供了一组参数来控制内存使用,我们知道 Redis Hash 是 value 内部为一个 HashMap,如果该 Map 的成员数比较少,则会采用类似一维线性的紧凑格式来存储该 Map,即省去了大量指针的内存开销,这个参数控制对应在 redis.conf 配置文件中下面2项: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hash-max-zipmap-entries

      含义是当 value 这个 Map 内部不超过多少个成员时会采用线性紧凑格式存储,默认是64,即 value 内部有64个以下的成员就是使用线性紧凑存储,超过该值自动转成真正的 HashMap。
      hash-max-zipmap-value 含义是当 value 这个 Map 内部的每个成员值长度不超过多少字节就会采用线性紧凑存储来节省空间。

    • 以上2个条件任意一个条件超过设置值都会转换成真正的 HashMap,也就不会再节省内存了,那么这个值是不是设置的越大越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HashMap 的优势就是查找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1) 的,而放弃 Hash 采用一维存储则是 O(n) 的时间复杂度,如果成员数量很少,则影响不大,否则会严重影响性能,所以要权衡好这个值的设置,总体上还是最根本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上的权衡。

    • 同样类似的参数还有:
     list-max-ziplist-entries 512 # 说明:list 数据类型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去指针的紧凑存储格式。 list-max-ziplist-value 64 # 说明:list 数据类型节点值大小小于多少字节会采用紧凑存储格式。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 说明:set 数据类型内部数据如果全部是数值型,且包含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紧凑格式存储。
    • 最后想说的是 Redis 内部实现没有对内存分配方面做过多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内存碎片,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不会成为 Redis 的性能瓶 颈,不过如果在 Redis 内部存储的大部分数据是数值型的话,Redis 内部采用了一个 shared integer 的方式来省去分配内存的开销,即在系统启动时先分配一个从 1~n 那么多个数值对象放在一个池子中,如果存储的数据恰好是这个数值范围内的数据,则直接从池子里取出该对象,并且通过引用计数的方式来共享,这样在系统存储了大量数值下,也能一定程度上节省内存并且提高性能,这个参数值 n 的设置需要修改源代码中的一行宏定义 REDIS_SHARED_INTEGERS,该值 默认是 10000,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

    如何保证redis中存储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

    1. 方式一:数据库保存数据,redis不persist

      优点:redis启动不用处理redis数据和数据库不一致

      缺点:redis启动给数据库很大的读压力

      • redis启动后,从数据库加载数据不要求强一致实时性的读请求,都由redis处理要求强一致实时性的读请求,由数据库处理写请求有2种处理方式,由数据库处理
      • 应用先写道数据库,然后更新redis
      • 应用先写道数据库,然后其它daemon同步到redis
    2. 方式二:数据库和redis分别处理不同的数据类型,数据库处理要求强一致实时性的数据,例如金融数据、交易数据,redis处理不要求强一致实时性的数据,例如网站最热贴排行榜

      • redis和mysql数据的同步,代码级别大致可以这样做:

        读: 读redis->没有,读mysql->把mysql数据写回redis

        写: 写mysql->成功,写redis

      • 并发不高的情况:

        读: 读redis->没有,读mysql->把mysql数据写回redis,有的话直接从redis中取;

        写: 写mysql->成功,再写redis;

      • 并发高的情况:

        读: 读redis->没有,读mysql->把mysql数据写回redis,有的话直接从redis中取;
        写:异步话,先写入redis的缓存,就直接返回;定期或特定动作将数据保存到mysql,可以做到多次更新,一次保存;


    redis如何实现数据持久化存储

    Redis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也就是说redis需要经常将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来保证持久化。Redis支持两种持久化方式
    1. ##### snapshotting(快照)方式
    快照是默认的持久化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内存中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为dump.rdb。我们可以配置redis在n秒内如果超过若干个key被修改就自动做快照持久保存。
    2. ##### append-only file(缩写aof)方式
    由于快照方式是在一定间隔时间做一次的,所以如果redis意外down掉的话,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所有修改。aof比快照方式有更好的持久化性,是由于在使用aof时,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中,当redis重启时会通过重新执行aof文件中保存的“增删改”命令,而在内存中重建整个数据库内容。由于OS会在内核中缓存write做的修改,所以可能不是立即写到磁盘上。这样aof方式的持久化也还是有可能会丢失部分修改。解决方式是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告诉redis我们想要通过fsync函数强制OS写入到磁盘的时机。

    > 总结:Redis提供了将数据定期自动持久化至硬盘的能力,包括RDB和AOF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分别有其长处和短板,可以配合起来同时运行,确保数据的稳定性。

    常见缓存框架(除了redis)
    MongoDB
    > MongoDB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他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的bjson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Mongo最大的特点是他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其语法有点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几 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

    - Mongo主要解决的是海量数据的访问效率问题,根据官方的文档,当数据量达到50GB以上的时候,Mongo的数据库访问速度是MySQL的10倍以 上。Mongo的并发读写效率不是特别出色,根据官方提供的性能测试表明,大约每秒可以处理0.5万-1.5次读写请求。
    - 因为Mongo主要是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的,所以Mongo还自带了一个出色的分布式文件系统GridFS,可以支持海量的数据存储,但我也看到有些评论认 为GridFS性能不佳,这一点还是有待亲自做点测试来验证了
    - 最后由于Mongo可以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而且带有强大的数据查询功能,因此非常受到欢迎,很多项目都考虑用MongoDB来替代MySQL来实现不是 特别复杂的Web应用,比方说why we migrated from MySQL to MongoDB就是一个真实的从MySQL迁移到MongoDB的案例,由于数据量实在太大,所以迁移到了Mongo上面,数据查询的速度得到了非常显著 的提升


    dubbo和zookeeper的简单介绍

    • Dubbo是一个服务中间件,是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的管理工具,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通信。
    •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
      • 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 zookeeper和dubbo的关系:
      - Dubbo的将注册中心进行抽象,是得它可以外接不同的存储媒介给注册中心提供服务,有ZooKeeper,Memcached,Redis等
    • Zookeeper的作用:
      - zookeeper用来注册服务和进行负载均衡,哪一个服务由哪一个机器来提供必需让调用者知道,简单来说就是ip地址和服务名称的对应关系
    • dubbo:
      • 是管理中间层的工具,在业务层到数据仓库间有非常多服务的接入和服务提供者需要调度,dubbo提供一个框架解决这个问题

    单点登录

    • 什么是单点登录
      1. 概念:
        • 单点登录全称Single Sign On(以下简称SSO),是指在多系统应用群中登录一个系统,便可在其他所有系统中得到授权而无需再次登录,包括单点登录与单点注销两部分
      2. 实现原理:
        • 相比于单系统登录,sso需要一个独立的认证中心,只有认证中心能接受用户的用户名密码等安全信息,其他系统不提供登录入口,只接受认证中心的间接授权。间接授 权通过令牌实现,sso认证中心验证用户的用户名密码没问题,创建授权令牌,在接下来的跳转过程中,授权令牌作为参数发送给各个子系统,子系统拿到令牌,即得到了授权,可以借此创建局部会话,局部会话登录方式与单系统的登录方式相同
    • 如何实现单点登录
      1. 用户登录父应用之后,应用返回一个加密的cookie,当用户访问子应用的时候,携带上这个cookie,授权应用解密cookie并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则登录当前用户。

    消息队列的应用的场景

    - 消息队列的主要特点是异步处理,主要目的是减少请求响应时间和解耦。所以主要的使用场景就是将比较耗时而且不需要即时(同步)返回结果的操作作为消息放入消息队列。同时由      于使用了消息队列,只要保证消息格式不变,消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并不需要彼此联系,也不需要受对方的影响,即解耦和

    Linux、redis、JVM怎么查看内存

    • linux:
      • cat /proc/meminfo
    • redis:
      1. 登陆 src/redis-cli -c -h bindip -p port
      2. 输入info即可;
    • JVM(有点复杂,可以不答):
      - http://www.cnblogs.com/anjijiji/p/6239395.html

    分库分表的使用场景

    - 数据库中的数据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进行分库分表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库中的表会越来越多,表中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相应地,数据操作,增删改查的开销也会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无法进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服务器的资源(CPU、磁盘、内存、IO等)是有限的,最终数据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都将遭遇瓶颈,所以进行分库分表- 分库分表的原则  - 分表原则:    - 垂直切分:即将表按照功能模块、关系密切程度划分出来,部署到不同的库上。      - 例如,我们会建立定义数据库workDB、商品数据库payDB、用户数据库userDB、日志数据库、logDB等,分别用于存储项目数据定义表、商品定义表、用户数据表、日志数据表等。  - 水平切分:当一个表中的数据量过大时,我们可以把该表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      - 例如userID散列,进行划分,然后存储到多个结构相同的表,和不同的库上。例如,我们的userDB中的     用户数据表中,每一个表的数据量都很大,就可以把userDB切分为结构相同的多个userDB:part0DB、part1DB等,再将userDB上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切分为很多       userTable:userTable0、userTable1等,然后将这些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到多个userDB上。

    webservice是什么

    • Web 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 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

    • SpringBoot有没有了解
    • POI和JXL的区别
    • 在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 伪代码是什么
    • 页面无刷新上传文件,存储在磁盘上
    • 非常规访问如何实现拦截
    •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结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