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17)——补充:上下文环境和作用域的关系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用户信息管理系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1:05

先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上下文环境和作用域的区别。

00 上下文环境:

可以理解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对象(有若干个属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所有的变量都在里面存储着,要不然咱们定义的变量在哪里存?

另外,对于函数来说,上下文环境是在调用时创建的,这个很好理解。拿参数做例子,你不调用函数,我哪儿知道你要给我传什么参数?

01 作用域:

首先,它很抽象。第二,记住一句话:除了全局作用域,只有函数才能创建作用域。创建一个函数就创建了一个作用域,无论你调用不调用,函数只要创建了,它就有独立的作用域,就有自己的一个“地盘”。

02 两者:

一个作用域下可能包含若干个上下文环境。有可能从来没有过上下文环境(函数从来就没有被调用过);有可能有过,现在函数被调用完毕后,上下文环境被销毁了;有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多个(闭包)。

上面的文字不理解没关系,且看下面的例子。

第一,除了全局作用域外,每个函数都要创建一个作用域。作用域之间的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全局作用域中的x和fn作用域中的x,两者毫无关系,互不影响,和平相处。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二,程序执行之前,会生成全局上下文环境,并在程序执行时,对其中的变量赋值。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三,程序执行到第17行,调用fn(5),会产生fn(5)的上下文环境,并压栈,并设置为活动状态。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四,执行完第17行,fn(5)的返回值赋值给了f1。此时执行上下文环境又重新回到全局,但是fn(5)的上下文环境不能就此销毁,因为其中有闭包的引用。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五,继续执行第18行,再次调用fn函数——fn(10)。产生fn(5)的上下文环境,并压栈,并设置为活动状态。但是此时fn(5)的上下文环境还在内存中——一个作用域下同时存在两个上下文环境。

这里写图片描述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