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机制——区块链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铁宝桥网络大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8:21

区块链是一个从顶向下实现的一项技术,是可以设计,可以编程的。

区块链是一个信任的机器,是在完全不信任的节点之间建立信任机制的技术,是利用互联网传递价值的一种价值网络,这是一个把时间当朋友的技术。

区块链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设计,解决的问题:如何避免记假账?如何判断谁的记录是准确的?如何避免双花

首先,区块链技术利用非对称秘钥对交易信息签名,并广播;接着,验证交易信息,组装区块,并形成区块链结构;然后利用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Pow),防止链分叉;最后P2P数据传输,分布式网络存储。

用私有秘钥对交易信息签名,然后必须用配对的公共密钥来验证签名,私用密钥的使用者必须是付款人。接着,被签名的交易信息可以在网络上传播,所有参与到这条链的人都会收到这笔交易信息,并且可以对交易信息进行延签,确保交易是合法的,这就解决了第一个记假账的问题。当我们收到交易信息之后,大家会按照预定的规则去生成区块,就是一个数据块,这个数据块中包含所有的交易的明细信息,按照merkle树的方式组装起来。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组装区块,合法的区块链只有一条,交易也只能记录一次,所有到底以谁记的账为准呢?这就引入了公识机制。所谓的公识机制,就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比特币中的决策机制叫做工作量证明(PoW),就是让大家在区块头中,结合上个区块的Hash值,以及本区块的Hash值,试算一个随机数,这个随机数结合前面提到的两个Hush值做运算之后,结果必须要小于某个数值。区块生成之后也要发送给大家验证,一旦网上有相当多的人验证区块以后,这个区块就会被正式纳入到区块链中,称为区块链中合法的一环了。然后这些新的区块信息会通过点通信网络在网上传播,让大家都同步到最新生成的区块,并保持区块链的一致性。

那么它是怎么避免双花的呢?大家在生成区块链的时候,会从网上收集交易信息,交易信息中包含了付款人的私钥签名。大家会首先验证签名是否是正确的,只要是正确的签名就会被认为是付款人认可的支付。之后,大家会从之前的区块中去追溯,看看付款人的这次消费的区块是否以前被消费国=过,然后记录下付款人可用的余额(UTXO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