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广播信道CSMA/CD协议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最新福利直播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1:04

传统以太网

如果Alice在给Bob发送消息时,此时恰好Tom发给Alice的消息也到达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解决:
引入信道分配机制:在发送消息之前首先检测信道上有没有别的消息;若没有,则发送;若有,则等待一段时间再尝试发送。
结论:
Alice遇到的这种冲突问题在使用广播信道的网络中普遍存在,即要解决如何在多个竞争的用户之间分配单个广播信道的问题。在数据链路层中分出了一个介质访问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解决信道分配的问题。

CSMA/CD协议

载波监听多点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

1.载波侦听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2.碰撞检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原本A到B的时间为t,则A收到返回数据时间应为2t,如果小于2t,则说明发生碰撞.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 2t (两倍的端到端往返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t 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以太网取 51.2 us 为争用期的长度。
对于 10 Mb/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 64 字节。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 64 字节。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 字节,凡长度小于 64 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3. 强化碰撞

当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发生了碰撞时:
立即停止发送数据;
再继续发送若干比特的人为干扰信号(jamming signal),以便让所有用户都知道现在已经发生了碰撞。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以上就是CSMA/CD协议的三个主要内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