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实验六- Telnet服务器安装、配置与测试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文件格式化工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4:11

 

一、基本信息

实验(项目)名称

Telnet服务器安装、配置与测试


   


  

  三、实验(项目)目的与要求

目的

掌握Linux下,Telnet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测试过程。

要求

1.了解Telnet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Telnet服务器的安装过程;

3.掌握Telnet服务器的配置方法与测试方式。

四、实验(项目)环境

学生自己的笔记本、网线,虚拟机下的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两人一组共同完成实验。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内容:

安装并配置Telnet服务器软件并测试

步骤:

1.   获取Telnet服务器软件安装包;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脑是否安装了telnet程序。

可以通过#rpm -q telnet 和#rpm -q telnet-server来查看。

如果没有安装的话就需要获取安装包来进行安装。

(我用的是virtual box虚拟机)

步骤:

1)给虚拟机分配光驱

设置-->分配光驱-->选择虚拟盘-->找到安装系统的iso压缩文件


2)挂载光驱到我们创建的/mnt/cdrom目录下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3)挂载光驱成功后(可用df指令查看),进入/mnt/cdrom/Packages

目录下查找我们要安装的压缩包文件。

#cd /mnt/cdrom/Packages

#ls tel*.*

2.   进行Telnet服务器程序安装;

1)因为telnet服务是通过xinetd服务来进行调用的,所以我们需要先安装xinet服务程序。

#rpm -ivh

2)安装了xinetd服务后再分别安装telnet的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程序。


3)安装上述服务之后我们开始对telnet服务进行配置。

默认情况下telnet服务器程序是没有开启的,首先我们需要修改配置文件/etc/xinetd.d/telnet,

通过vi将文件中disable=yes修改为disable=no。

telnet服务使用的默认端口是23,我们可以通过/etc/services文件进行修改(修改的端口号需大于1024,避免与系统其它服务冲突)。


telnet服务默认情况下不允许root用户登录到服务器,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配置文件为/etc/securetty,里面保存了可以作为root用户登录的设备名。可以通过#cat /etc/securetty 查看。

我们可以通过对该文件重命名从而使得在任意设备都可以登录root用户(删除该文件也能够实现该功能)。


配置完之后我们需要重启xinetd服务。

#service xinetd restart

3.   进行Telnet访问,连接测试。

1)首先实现通过telnet登录本机的操作。

因为默认不使用root进行登录,我们可以新建一个用户admin分配到root组里面,并设置密码。


然后通过#telnet 127.0.0.1指令登录本机,访问成功后输入刚才创建的用户和密码就可以登录了,退出telnet登录用#exit指令。

2)除了在本机上我们亦可以在其他虚拟机上通过telnet服务来访问本机。

确定其他虚拟机已经安装了xinetd服务和telnet客户端服务并且服务处于启动状态。

查看服务状态用#service xinetd status指令(如果没有安装参照步骤1进行安装)。

上述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要访问的主机ip地址,通过#ifconfig指令获取。

因为我的主机ip为192.168.10.5所以我通过#tel192.168.10.5即可访问我的主机

(我设置的两台机器为内部网络并且由主机给客户机通过dhcp服务分配的同一网段的ip地址)。

通过telnet登录主机后我们可以通过#w指令查看当前用户的登录信息。

可以看到我的root用户在13:53分有一次来自ip地址为192.168.10.102的通过pts/0客服端的登录信息。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