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一些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打开运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34

在程序员的生涯中,似乎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词,那么,这是什么呢,它对于程序员们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楼主简要说一下,因为学习不久,知识难免有欠缺之处,欢迎指正~~

自顶向下设计的含义:自顶向下设计 (zì dǐnɡ xiànɡ xià shè jì)一种逐步求精的设计程序的过程和方法。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先对最高层次中的问题进行定义、设计、编程和测试,而将其中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子任务放到下一层次中去解决。这样逐层、逐个地进行定义、设计、编程和测试,直到所有层次上的问题均由实用程序来解决,就能设计出具有层次结构的程序。

对于初学者来言,这种方法似乎用途并不是很大,因为所写代码的长度并不是很长。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设计一款软件时,这种设计方法几乎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减少思维的难度,将数百上千行的代码分为几个部分来完成。就像咋们高三时解最后的高考压轴题时,会先设计下,分为几步来完成,先对已有结果变形,再构造辅助函数,利用其它定理或者运算证明出一些结果,最后用第一步得到的证明结果来构造第二步。。我们其实无意中一直在用的就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法会让程序员的思维趋向于机械化,也就是通常咋们笑言的理工男思维的缜密。不过日常生活中这种方式用处很大,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螺丝的设计来探究下这种设计方法~~这个实例是在网页上找的,如有雷同,望谅解~
1)新建装配体文件“刚性凸缘联轴器.sldasm”,方法同前(注意:要将“装配体1”另存为“刚性凸缘联轴器.sldasm”)。
2)查手册获得联轴器的型号和尺寸,本例选择“I型2号刚性凸缘联轴器:主动端d1=55,从动端d2=60”。
3)插入新零件“(固定)零件1”:单击“装配体”选项卡中的“插入零部件”下面的黑色三角形/“新零件”命令,或者单击“插入”/“零部件”/“新零件”命令→出现如图10-2所示画面。
这里写图片描述

编辑新零件“(固定)零件1”:在“刚性凸缘联轴器”设计树中选择“(固定)零件1”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命令→进入如图10-3所示零件设计环境。
这里写图片描述

5)绘制旋转截面:选择“(固定)零件1”中的前视基准面快速绘制如图10-4所示的旋转截面“草图1”。

这里写图片描述

6)完成零件“主动端.sldprt”的设计:在“编辑零部件”环境下完成旋转凸台/基体、拉伸-切除、倒角、圆角等操作后,退出“编辑零部件”环境(单击如图10-3所示的“退出”按钮,恢复黑色字体的显示),打开“(固定)零件1”,将其另存为“主动端.sldprt”,如图10-5所示。返回到装配体环境,“(固定)零件1”变成了“(固定)主动端”。如果发现还有特征需要添加或修改,还可以再次进入“编辑零部件”状态进行相应的编辑。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设计新零件“从动端.sldprt”:参照设计新零件“主动端.sldprt”的方法设计的新零件“从动端.sldprt”如图10-6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返回到装配体的环境下,用第9章所述方法添加M16连接螺栓、平垫圈和螺母,三维模型结果已如图10-1所示。刚性凸缘联轴器的剖面视图如图10-7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保存设计完毕的装配体文件“刚性凸缘联轴器.sldasm”。

这就是比较完整的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