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化和持久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2017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09:29

对象持久化(Persistence)

对象持久化就是将对象存储在可持久保存的存储介质上,例如主流的关系数据库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业务数据以对象的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就需要应用到相应的对象持久化框架,如现在广为认知的Hibernate。而如果查阅对象持久化的历史,你会发现早在1970年就已经开始有称之为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MS。通常这些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和特定的一种语言绑定。对象持久化的重点在于如何将业务数据对象存储在持久化介质上,并同时提供查询修改的手段。

数据序列化(Serialization)

数据序列化就是将对象或者数据结构转化成特定的格式,使其可在网络中传输,或者可存储在内存或者文件中。反序列化则是相反的操作,将对象从序列化数据中还原出来。而对象序列化后的数据格式可以是二进制,可以是XML,也可以是JSON等任何格式。对象/数据序列化的重点在于数据的交换和传输,例如在远程调用技术(如EJB,XML-RPC, Web Service),或者在GUI控件开发(JavaBean)等等。

以上概念引用自知乎孙立伟。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互联网的产生带来了机器间通讯的需求,而互联通讯的双方需要采用约定的协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属于通讯协议的一部分。通讯协议往往采用分层模型,不同模型每层的功能定义以及颗粒度不同,例如:TCP/IP协议是一个四层协议,而OSI模型却是七层协议模型。在OSI七层协议模型中展现层(Presentation Layer)的主要功能是把应用层的对象转换成一段连续的二进制串,或者反过来,把二进制串转换成应用层的对象--这两个功能就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一般而言,TCP/IP协议的应用层对应与OSI七层协议模型的应用层,展示层和会话层,所以序列化协议属于TCP/IP协议应用层的一部分。本文对序列化协议的讲解主要基于OSI七层协议模型。

  • 序列化: 将数据结构或对象转换成二进制串的过程
  • 反序列化:将在序列化过程中所生成的二进制串转换成数据结构或者对象的过程

Protobuf

  Protobuf具备了优秀的序列化协议的所需的众多典型特征:
  1、标准的IDL和IDL编译器,这使得其对工程师非常友好。
  2、序列化数据非常简洁,紧凑,与XML相比,其序列化之后的数据量约为1/3到1/10。
  3、解析速度非常快,比对应的XML快约20-100倍。
  4、提供了非常友好的动态库,使用非常简介,反序列化只需要一行代码。

  Protobuf是一个纯粹的展示层协议,可以和各种传输层协议一起使用;Protobuf的文档也非常完善。 但是由于Protobuf产生于Google,所以目前其仅仅支持Java、C++、Python三种语言。另外Protobuf支持的数据类型相对较少,不支持常量类型。由于其设计的理念是纯粹的展现层协议(Presentation Layer),目前并没有一个专门支持Protobuf的RPC框架。

典型应用场景和非应用场景:

  Protobuf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空间开销小以及高解析性能是其亮点,非常适合于公司内部的对性能要求高的RPC调用。由于Protobuf提供了标准的IDL以及对应的编译器,其IDL文件是参与各方的非常强的业务约束,另外,Protobuf与传输层无关,采用HTTP具有良好的跨防火墙的访问属性,所以Protobuf也适用于公司间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场景。由于其解析性能高,序列化后数据量相对少,非常适合应用层对象的持久化场景。

  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所支持的语言相对较少,另外由于没有绑定的标准底层传输层协议,在公司间进行传输层协议的调试工作相对麻烦


引用: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