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swing 嵌入html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1:56

工厂设计模式:

专门负责将大量由共同接口的类实例化。工厂模式可以动态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不必事先知道要实例化的类。

工厂模式的几种形态:
1)简单工厂模式: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
2)工厂方法模式:又称为多态性工厂模式或虚拟构造子模式
3)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工具箱模式

1、简单工厂模式:

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者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具有共同的父类。

优点:
1)客户端无须知道所创建的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产品类所对应参数即可,对于一些复杂的类名,通过简单工厂模式可以减少使用者的记忆量;
2)工厂类含有必要的判断逻辑,可以决定什么创建哪一个产品类实例,客户端可以免除直接创建产品对象的责任,而仅“消费”产品;简单工厂模式现实了对责任的分割,它提供了专门的工厂类用于创建对象。

缺点:
1)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以产品的创建逻辑,一旦不能正常工厂,所有的产品创建都会受到影响;
2)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将增加系统的类个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
3)系统扩展困难,一旦添加了新产品就不得不修改工厂逻辑,不符合开闭原则,不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4)简单工厂模式由于使用了静态工厂方法,造成了工厂无法形成基于继承的等级结构;

适用场景:
1)工厂类负者创建的对象比较少,由于创建的对象较少,不会造成工厂方法的业务逻辑太多复杂。

2、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在工厂方法模式中,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者所有的产品的创建,而将具体创建的工作交给子类。这个核心类成为了抽象工厂,仅负者给具体工厂类提供实现的接口方法。

优点:
1)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方法用来创建产品,同时还隐藏了产品具体实例化的细节,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的工厂,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甚至无需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
2)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无需修改抽象工厂的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也无需修改其他的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而只要添加一个具体产品和具体工厂即可,这样,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就变得非常好,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1)在添加新产品时,需要编写新的具体产品类,而且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系统中的类个数将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系统的性能。

3、抽象工厂模式: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或相互依赖的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实现类。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