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知识-getopt()

来源:互联网 发布:监控员工电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0:21

sys 模块通过 sys.argv 属性提供了对命令行参数的访问。 命令行参数是调用某个程序时除程序名以外的其它参数。这样命名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一个基于文本的环境里(比如 UNIX 操作系统的 shell 环境或者 DOS-shell ),这些参数和程序的文件名一同被输入的。但在 IDE 或者 GUI 环境中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 大多 IDE 环境都提供一个用来输入”命令行参数”的窗口;这些参数最后会像命令行上执行那样被传递给程序。

熟悉 C 语言的读者可能会问了, “argc 哪去了?” argc 和 argv 分别代表参数个数(argument count)和参数向量(argument vector)。argv 变量代表一个从命令行上输入的各个参数组成的字符串数组;argc 变量代表输入的参数个数。在 Python 中, argc 其实就是 sys.argv 列表的长度,而该列表的第一项 sys.argv[0] 永远是程序的名称。

在python中 处理命令行参数的模块有两个:

  • getopt 模块(简单)
  • optparse 模块(更为精细)

1 getopt()

该模块是专门用来处理命令行参数的。

函数原型

getopt(args, shortopts, longopts = [])

说明:

  • args, 一般是sys.argv[1:];
  • shortopts, 短格式 (-)
  • longopts, 长格式(–)

测试代码:

#!/usr/bin/env python  # start line# module doc# imported modulesimport sys,getopt# variable definitions# class definition# function definition# main programdef main():    proc_cmd_args()def proc_cmd_args():    try:        options,args = getopt.getopt(sys.argv[1:],"hp:i:",["help","ip=","port="])    except getopt.GetoptError:        sys.exit()    for name,value in options:        if name in ("-h","--help"):            usage()        if name in ("-i","--ip"):            print 'ip is----',value        if name in ("-p","--port"):            print 'port is----',value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测试:

python test.py -i 127.0.0.1 -p 80 55 66python test.py --ip=127.0.0.1 --port=80 55 66

执行效果:

ip is---- 127.0.0.1port is---- 80

或者

ip is---- 127.0.0.1port is---- 80

解释说明:

  • “hp:i:”
    短格式 — h 后面没有冒号:表示后面不带参数,p:和 i:后面有冒号表示后面需要参数

  • [“help”,”ip=”,”port=”]
    长格式 — help后面没有等号=,表示后面不带参数,其他三个有=,表示后面需要参数

返回值 options 是个包含元祖的列表,每个元祖是分析出来的格式信息,比如 [(‘-i’,’127.0.0.1’),(‘-p’,’80’)] ;
args 是个列表,包含那些没有‘-’或‘–’的参数,比如:[‘55’,’66’]

注意:定义命令行参数时,要先定义带’-‘选项的参数,再定义没有‘-’的参数

2 关于optparse,请参考这篇文章《[Python]使用optparse快速开发命令行解释程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