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_第六课_开始使用JINJA2模板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 union minus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0:19

TIPS


  • JINJA2套路
  • path = '{}/templates/'.format(os.path.dirname(__file__))path = os.path.join(os.path.dirname(__file__), 'templates')加载模板的目录,
  • env = Environment(loader=loader)创建模板环境,
  • template = env.get_template('demo.html')加载模板并返回,
  • template.render(模板里的替换参数)渲染模板

  • response_for_path_advanced通过判断几个ROUTE开头的PY文件里的函数信息,然后自动转换成各自对应的ROUTE 文件的URL路径,

  • RESTFul理解

    引用自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9/restful.html。。

REST的名称”表现层状态转化”中,省略了主语。”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Resources)的”表现层”。

所谓”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总之就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你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种资源对应一个特定的URI。

“资源”是一种信息实体,它可以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Representation)。比如,文本可以用txt格式表现,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图片可以用JPG格式表现,也可以用PNG格式表现。

互联网通信协议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这意味着,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而这种转化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

客户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协议。具体来说,就是HTTP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它们分别对应四种基本操作: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PUT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除资源。

综合上面的解释,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构:
  (1)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3)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