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笔记-1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字符串前后去空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2:25

1、找出/etc下,档案大小介于50k到60k之间的档案,并且将权限完整的列出
#find /etc -size +50k -a -size -60k -exec ls -l {} \;

2、找出/etc下,档案容量大于50k且档案所属人不是root的档名,且将权限完整的列出。
#find /etc -size +50k -a ! -user root -exec ls -l(-ld) {} \;
#find /etc -size +50k -a ! -user root -type f -exec ls -l {} \;

3、找出/etc下,容量大于1500k以及容量等于0的档案
#find /etc -size +1500k -o -size 0 -exec ls -l {} \;

/dev/null——它是空设备,也称为位桶(bit bucket)。任何写入它的输出都会被抛弃。如果不想让消息以标准输出显示或写入文件,那么可以将消息重定向到位桶。
/dev/zero——该设备无穷尽地提供0,可以使用任何你需要的数目——设备提供的要多的多。他可以用于向设备或文件写入字符串0。

4、采用 dd 命令测试并记录 sdb1 分区的读写性能 分别读写 2G
# time dd if=/dev/sdb1 of=/dev/null bs=1M count=2048
记录分区读测试所得时间为 time_read_dd = ?
# time dd if=/dev/zero of=/dev/sdb1 bs=1M count=2048
记录分区写测试所得时间为 time_write_dd = ?

5、采用 dd 命令在指定目录下创建一个大小为 2G 的文件,并记录时间
# time dd if=/dev/zero of=/mnt/name/test.img bs=1M count=2048
记录文件写测试所得时间 time_write_file = ?

6、测试目录间文件拷贝(将“1-4-你的学号.img”文件 cp 到 /root/test2目录)的时间,追加保存到文本文件“1-2-你的姓名全拼”。(4分)
# (time cp 1.txt /root/test2/ ) &> 2.txt

7、测试不同分区间文件复制所需时间,将结果重定向的1-2-zzm之后
#(time dd if=/root/sdb1/zzm.img of=/root/sdb2/zzm456) &&> 1-2-zzm

8、删除目录及其下的文件
#rm -rf /root/test1/

9、同时创建多个目录
# mkdir {sdb1,sdb2}

10、同时卸载挂载的磁盘
#umount {/root/test1,/root/test2}

11、查找文件的路径:
#find -name 文件名

12、压缩打包、解包
# tar [-cxtzjvfpPN] 文件与目录 ….
-c :建立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create 的意思);
-x :解开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
-z :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压缩?
-j :是否同时具有 bzip2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但不建议用在背景执行过程!
-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参数!
# 如果加 z 参数,则以 .tar.gz 或 .tgz 来代表 gzip 压缩过的 tar file ~
# 如果加 j 参数,则以 .tar.bz2 来作为附档名啊~
#tar –zcvf quhp.tgz test/* linux/* 压缩打包
#tar –zxvf quhp.tgz 解包

13、移动文件
#mv {文件1,文件2} 目标目录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