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的使用及注意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web权限管理框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0 18:54

结构体

  •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体?
    1.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些数据是有内在联系,且成组出现。如:一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和成绩等,都属于一个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但系统提供的已经定义好的数据类型,如:int、char、float 等定义的变量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无内部联系的特点。
    2. 数组只能存储同一类型的数据

故,出现了由不同类型数据组成的组合型的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即:结构体。

  • 结构体类型的创建

struct Tag                            //结构体类型的名字

{

成员表列                     //也称"域表",每个成员的类型声明格式为:类型名 成员名;                                                                         //结构的成员可以是  标量、数组、指针,甚至是其他结构体。

};

例如:

struct Student                     //声明一个结构体的类型为: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姓名

char Id[20];                 //学号

char sex;                    //性别

int age;                       //年龄

};

  • 结构体的初始化
    1. 简单结构体初始化                                                                                                                                          struct Point                              //点的坐标
      {
      int x;
      int y;
      }p1={1,2};                                  //声明同时定义怕p1并初始化                                                                           struct Point p2={3,4};               //定义点p2并初始化
    2. 嵌套结构体初始化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Point p;                   //嵌套结构体
      struct Node* next;
      }n1 = {10, {4,5}, NULL};                                                                                                            
  • 结构体的内存对齐
       为提高cpu访存效率,以空间换时间,采用内存对齐规则:                                                                                                    例如:假设cpu访问的为4的倍数的地址,如下,存储时未进行内存对齐,在访问b变量时,需要访问两次内存,大大降低了cpu访问内存的效率。

              

    1. 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第一个成员不需要对齐,但其具有对齐数)
    2.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
      VS中默认的值为8   (#pragma pack(1/2/4/8)    //调整默认对齐数)
      Linux中的默认值为4 (#pragma pack(1/2)      //只能调整为比系统默认对齐数小的对齐数)
    3.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每个成员变量除了第一个成员都有一个对齐
      数)的整数倍。
    4.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处,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
      数倍。
结构体成员变量的顺序设定的原则:

      • 优先考虑可读性(将相关内容变量定义在一起)
      • 在优化考虑内存占用最小化
  • 位段,位段的内存分配大小

struct A

{

int   _a:2;

int   _b:5;

int   _c:30;

};

例如:下例中,开辟的第一个4字节空间剩25bit不够_c需要使用30bit时,有些系统选择重新开辟空间将_c放于另一个新内存处,而有些系统则选择先用_c的前25bit填满剩下的25bit,再让_c剩下的5bit占用新的内存空间。

          

位段的内存分配

1. 位段的成员可以是 int unsigned int signed int 或者是 char (属于整形家
族)类型
2. 位段的空间上是按照需要以4个字节( int )或者1个字节( char )的方式来开辟
的。
3. 位段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位段是不跨平台的,注重可移植的程序应该避免使用位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