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学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雾霾吸入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10:03

名词解释

简称 全称 备注 PBR Policy-Based Routing 策略路由 ECMP Equal-Cost Multi-Path routing 等价路由:在路由表中配置多条去往目的网络的路由,而且这些路由的cost相等,路由器/三层交换机通过一定的策略(五元组hash等)选择路由 GbE Gigabit Ethernet 千兆以太网 XGbE X Gigabit Ethernet 万兆以太网 POP Point of Presence 入网点 TOR Top of Rack http://bradhedlund.com/2009/04/05/top-of-rack-vs-end-of-row-data-center-designs/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互联网数据中心 MTU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MTU=1500,加上以太网头(14或18)和CRC(4)后为1518或1522 jumbo frame 巨型帧

网络设备

OSI 设备 作用 网络层 路由器(Router)、三层交换机(L3 Switch) 基于IP转发(路由表),互联/分割广播域(VLAN) 数据链路层 网桥(Bridge)、二层交换机(L2 Switch,即多端口网桥) 基于MAC转发(转发表,Forwarding Database,FDB),互联/分割碰撞域,扩展广播域(VLAN) 物理层 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即多端口中继器) 向所有端口(除了接收端口)转发原始比特流,扩展碰撞域,发包时一个碰撞域中的所有设备都会收到包

1、中继器/集线器转发包:逐比特转发
2、网桥/二层交换机转发包(网桥/二层交换机没有MAC和IP,转发包时不会修改包):

  • 2-1、把整个帧存储下来
  • 2-2、根据源MAC查找FDB(自学习)
    • 没找到:增加条目(源MAC、端口、时间)
    • 找到:更新条目
  • 2-3、根据目的MAC查找FDB(转发包)
    • 没找到,向所有端口(除了接收端口)转发包
    • 找到,向对应端口转发包

3、路由器/三层交换机转发包(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有MAC和IP,转发包时会修改源和目的MAC,但不会修改源和目的IP):

  • 根据目的IP查找路由表(线索二叉树)
    • 没找到叶子节点:丢包
    • 找到叶子节点:通过子网掩码与运算判断是否匹配
      • 不匹配:丢包
      • 匹配:根据路由类型转发
        • 直连路由:配置完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端口IP后自动生成,目的MAC为目的IP的MAC
        •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目的MAC为下一跳IP的MAC。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目的MAC为默认网关的MAC
        • 动态路由:通过动态路由协议(OSPF等)学习到的路由,目的MAC为下一跳IP的MAC

总结:
1、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按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 Prefix Match,LPM)原则查询路由表
2、一个路由条目是一个三元组(目的网络、下一跳IP、出端口),直连路由没有下一跳IP
3、路由汇聚可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条数
4、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 路由器:每次路由,转发速度慢
  • 三层交换机: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转发速度快

VLAN

http://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docinforeader!loadDocument1.action?contentId=DOC1000102393&partNo=10082
https://www.cisco.com/c/en/us/support/docs/ip/dynamic-address-allocation-resolution/13718-5.html

简称 全称 备注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ID VLAN ID PVID Port-base VLAN ID Access 交换机的访问端口,连接主机,收/发包都不带VID Trunk 交换机的汇聚端口,连接交换机

这里写图片描述

1、交换机的Access收包后,检查是否有VID

  • 若有:丢包
  • 若没有:打上本端口的PVID(VID=PVID),交给交换机

2、交换机根据目的MAC交给对应的出端口

  • 若出端口为Access:检查VID是否等于本端口的PVID
    • 若等于:去掉VID,发包
    • 若不等于:丢包
  • 若出端口为Trunk:检查VID是否等于本端口的PVID
    • 若等于:去掉VID,发包
    • 若不等于:发包

3、对端交换机的Trunk收包后,检查是否有VID

  • 若有:交给交换机
  • 若没有:打上本端口的PVID(VID=PVID),交给交换机

总结:
1、Access/Trunk交给交换机和交换机交给Access/Trunk的一定是有VID的包
2、两个Trunk之间通信,对于VID为本端Trunk的PVID的包,先去掉本端Trunk的PVID,再打上对端Trunk的PVID;其它包直接透传
3、通过设置本端Trunk的PVID为VLAN-X、对端Trunk的PVID为VLAN-Y,可以实现一个交换机下的VLAN-X和另一个交换机下的VLAN-Y之间通信
4、当我们需要互联不同VLAN时,可以选择在路由器上创建子接口,也可以选择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IF(VLANIF是一个三层虚拟接口,相当于一个VLAN三层网关)
5、一般一个VLAN对应一个IP网段,但是Super VLAN允许多个Sub VLAN属于一个IP网段,不同Sub VLAN之间的三层互通需要使用Proxy ARP
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一个Super VLAN和多个Sub VLAN,将交换机的物理接口加入Sub VLAN,配置Super VLAN和Sub VLAN的映射关系、Super VLAN的IP(即所有Sub VLAN的网关IP)

VXLAN

http://support.huawei.com/huaweiconnect/enterprise/thread-334207.html
http://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zh/doc/DOC1000074415?section=10052

简称 全称 备注 VXLAN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VTEP VXLAN Tunnel EndPoint VNI VXLAN Network Identifier BD Bridge Domain 大二层

总结:
1、不同的VLAN通过VID区分,不同的VXLAN通过VNI区分
2、一个VNI代表一个VXLAN广播域,由于一个VTEP上可以有多个VNI(即这些VNI共用这个VTEP),所以一个VTEP可以属于多个VXLAN广播域
3、一个VTEP相当于一个VXLAN二层网关,它的行为类似于网桥/二层交换机
4、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BD,基于BD创建三层虚拟接口BDIF,一个BDIF相当于一个VXLAN三层网关,它的行为类似于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5、VTEP根据头端复制列表(VNI、local VTEP,remote VTEPs)确定VXLAN广播域
6、VTEP每次收到包后,首先自学习FDB,然后根据FDB转发包,FDB中的条目分为两种:

  • local VM:三元组(MAC、VNI、local Port)
  • remote VM:三元组(MAC、VNI、remote VTEP)

7、当VTEP收到BUM(Broadcast&Unknown-unicast&Multicast,广播&未知单播&组播)报文时,复制报文并根据头端复制列表广播;当VTEP收到已知单播报文时,根据FDB转发报文

ARP

ref: https://tools.ietf.org/html/rfc826

这里写图片描述

普通ARP

1、一台主机广播ARP请求
2、同VLAN的其它主机接收到该ARP请求后,令Merge_flag = false,检查源IP是否在本机的ARP缓存中

  • 若在,更新ARP缓存,令Merge_flag = true(同VLAN的其它主机选择性更新ARP缓存

3、检查目的IP是否为本机IP

  • 若是,检查Merge_flag
    • 若Merge_flag == false,增加ARP缓存,返回ARP响应(响应方增加ARP缓存
  • 若不是,丢包

4、主机收到ARP响应,增加ARP缓存(请求方增加ARP缓存

免费ARP

1、一台主机广播免费ARP请求(源和目的IP都为本机IP)
2、同VLAN的其它主机接收到该ARP请求后,令Merge_flag = false,检查源IP是否在本机的ARP缓存中

  • 若在,更新ARP缓存,令Merge_flag = true(同VLAN的其它主机选择性更新ARP缓存

3、正常情况下,主机不会收到ARP响应,若收到ARP响应,表示IP冲突了

包类型

OSI 报文 传输层 TCP:Segment(段)、UDP:UDP Datagram(UDP数据报) 网络层 Packet(包),未分片:IP Datagram(IP数据报)、分片:Fragment(片) 数据链路层 Frame(帧) 物理层 Bit(比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