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发布:君何以知燕王句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10
Arraylist和Vector是采用数组方式存储数据,LinkedList使用双向链表实现存储和组织数据,vector是线程安全的,通过synchronized在每个方法上面声明保证安全,Arraylist和LinkedList是线程不安全的,

1、ArrayList是最常用的List实现类,内部是通过数组实现的,它允许对元素进行快速随机访问。数组的缺点是每个元素之间不能有间隔,当数组大小不满足时需要增加存储能力,就要讲已经有数组的数据复制到新的存储空间中。当从ArrayList的中间位置插入或者删除元素时,需要对数组进行复制、移动、代价比较高。因此,它适合随机查找和遍历,不适合插入和删除。
2、Vector与ArrayList一样,也是通过数组实现的,不同的是它支持线程的同步,即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写Vector,避免多线程同时写而引起的不一致性,但实现同步需要很高的花费,因此,访问它比访问ArrayList慢。
3、LinkedList是用链表结构存储数据的,很适合数据的动态插入和删除,随机访问和遍历速度比较慢。另外,他还提供了List接口中没有定义的方法,专门用于操作表头和表尾元素,可以当作堆栈、队列和双向队列使用。


不同点:
1.对ArrayList和LinkedList而言,在列表末尾增加一个元素所花的开销都是固定的。对ArrayList而言,主要是,在内部数组中增加一项指向所添加的元素,偶尔可能会导致对数组重新进行分配;而对LinkedList而言,这个开销是统一的,分配一个内部Entry对象。
2.在ArrayList的中间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意味着这个列表中剩余的元素都会被移动;而在LinkedList的中间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的开销是固定的。
3.LinkedList不支持高效的随机元素访问。
4.ArrayList的空间浪费主要体现在在list列表的结尾预留一定的容量空间,而LinkedList的空间花费则体现在它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消耗相当的空间
可以这样说:当操作是在一列数据的后面添加数据而不是在前面或中间,并且需要随机地访问其中的元素时,使用ArrayList会提供比较好的性能;当你的操作是在一列数据的前面或中间添加或删除数据,并且按照顺序访问其中的元素时,就应该使用LinkedList了。



什么时候开始扩容?
若当前需要的长度大于当前数组的长度时,进行扩容操作

为什么每次扩容处理会是1.5倍,而不是2.5、3、4倍呢?通过google查找,发现1.5倍的扩容是最好的倍数。因为一次性扩容太大(例如2.5倍)可能会浪费更多的内存(1.5倍最多浪费33%,而2.5被最多会浪费60%,3.5倍则会浪费71%……)。但是一次性扩容太小,需要多次对数组重新分配内存,对性能消耗比较严重。所以1.5倍刚刚好,既能满足性能需求,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内存消耗。

总结:
在JDK1.7中,如果通过无参构造的话,初始数组容量为0,当真正对数组进行添加时,才真正分配容量。
每次按照1.5倍(位运算)的比率通过copeOf的方式扩容。
在JKD1.6中,如果通过无参构造的话,初始数组容量为10.每次通过copeOf的方式扩容后容量为原来的1.5倍加1.以上就是动态扩容的原理。

ArrayList和LinkedList
1、底层的数据结构使用的是数组结构(数组长度是可变的百分之五十延长)。
2、特点:是查询很快,但增删较慢,线程不同步(数组查询快的原因是:数组的内存空间地址是连续的)。
3、ArrayList底层维护了一个Object[] 用于存储对象,默认数组的长度是10,当默认的或者指定的容量不够存储对象的时候,容量自动增长为原来的容量的1.5倍。
4、单线程效率高


扩容机制:
ArrayList,当当前长度+1大约容量的时候开始扩容,扩容为原来的1.5倍

关于ArrayList和Vector区别如下:
ArrayList在内存不够时默认是扩展50% + 1个,Vector是默认扩展1倍。
Vector提供indexOf(obj, start)接口,ArrayList没有。
Vector属于线程安全级别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使用Vector,因为线程安全需要更大的系统开销。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