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发展史

来源:互联网 发布:stereo 32软件应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6:52

开始

Sun的Java语言开发小组成立于1991年,其目的是开拓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该小组的领导人是James Gosling。他是Sun NeWs窗口系统的总设计师,虽然当时NeWs在技术上非常成功,但在商业上却完全失败,没有了Java那么好的运气。Gosling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程序员,GOSMACS也是Gosling写的,它是第一个用C实现的EMACS的文本编辑器。

Gosling在开始写Java时,并不局限于扩充语言机制本身,更注重于语言所运行软硬件环境,他要建立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运行于一个巨大的、分布的、异质的网络环境中,完成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与协同工作。Gosling在设计中采用了虚机器码(Virtual Machine Code)方式。即Java语言编译后产生的是虚机器码,虚机器码运行在一个解释器上,每一个操作系统均有一个解释器,这样一来,Java就成了平台无关语言。这和Gosling设计的Sun NeWs窗口系统有着相同的技术味道,在NeWs中用户界面统一用Postscript描述,不同的显示器有不同的Postscript解释器,这样便保证了用户界面的良好的可移植性。
当Patrick Naughton加入该小组后,整个工作进展神速。经过17个月的奋战,整个系统胜利完成。它是由一个操作系统,一种语言(Java),一个用户界面,一个新的硬件平台,三块专用芯片的构成项目完成后,在Sun公司内部做一次展示和鉴定,许多参观者对Java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Java的前途未卜。

初战告败

虽然FirstPerson Inc.在技术毫不逊色于任何公司,但是由于经营策略上的失误,败给了SGI。FirstPerson一直到1994年初仍在坚持开发专用的顶置盒式操作系统,但实践证明,这个市场尚未成熟。
Naughton立即认识到研究方向应该转移。在Naughton的努力下,研究开始向在线服务,CD-ROM和基于网络的台式机方向转移。最后FirstPerson解散,一部分人去了Sun Interactive开发数字视频数据服务器,而另一部分开始把Java用于基于网络的台式机系统。

Java语言的转折点

到了1994年,WWW已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Gosling意识到WWW需要一个中性的浏览器,它不依赖于任何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它应是一种实时性较高,可靠安全,有交互功能的浏览器。于是Gosling决定用Java开发一个新的Web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