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大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创建socket服务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8:24

  First of all,脑子里想写出来的很多,不过碍于我的语文水平,“精炼”的短了些尴尬 emmmm.......

  Secondly  正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为期一学期的数据结构课已经接近尾声了,从陌生到了解,再从了解到熟知,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显而易见。在学期末这个节点上,经过贺老师的提醒,觉得最后的大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临近大二开学时,被莫名其妙的拉近一个群,然后知道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蓝墨云班课,再然后就没把云班课当回事,以为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到了正式上课我才慢慢的意识到云班课的作用和重要性。作为一名菜鸟级的用户,我一开始还觉得这种班课的形式没有正常课堂授课的形式好,效率高,不过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云班课的优势被放大化。云班课就是督促我们先预习,摸清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在哪,这样在课堂上贺老只需要讲重难点即可,不需要再耽误一些时间讲基础性的知识,相比于普通课堂授课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很容易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认识和应用。

在云班课上贺老开设了一个答疑区,我认为这个答疑区是整个云班课里面的“点睛之笔”。除了课上时间与老师和小组同学交流外,课下相对来说可利用的时间更多,把有疑问的地方公布出来,同时让所有同学都思考,都可以帮你来解决(贺老在手机的另一端也会默默地关注你大笑)。

  蓝墨云班课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和平台,自己的努力才是关键。一开始的课程还是非常简单的,只看看视频过一遍就行了,可是随着各种算法的加入,学习起来可就一点都不轻松了,基本上有难度的地方视频看不止一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用队列解决迷宫问题、图和最小生成树中的Prim、Kruskal算法,这三个地方当时我视频看了好多遍,然后课本再过一遍,最后再在笔记上写写算法加深印象。云班课上还有一个自测的活动,这个自测我基本上是预习完之后独立完成的,有不会的或者错误的我会保存到我的相册里面,再经过一次贺老授课的“洗礼”之后,再翻出来看看,那些疑问就会迎刃而解了。还有就是写博客,做到抄之有道,有些算法可以看懂,但是自己写出代码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也是始终都跨不过去的一道坎,这个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突破吧。

  翻转课堂大家几乎都是第一次接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观念,从一开始大家跟不上、一脸懵逼,到现在游刃有余,知道在这种课堂形式下该做什么,这一“跳龙门式”的巨大变化最离不开的还是贺老的“一波操作”。贺老带领大家走向了一种更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不束缚于应试教育,这才是上大学最应该学到的!希望贺老的翻转课堂越来越强,使翻转课堂逐步深入大学生活!、

  And then  希望学弟学妹们和贺老在翻转课堂“玩”的开心偷笑

  Finally   拜个早年?狗年大吉偷笑  hhhh......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