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面向切面编程(AOP)原理以及Helloworld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网首页官网注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9:18

      拿出抓斗→从船上下抓斗→抓头穿过海底,沉入海底→抓斗达到海底抓取沉积物→抓斗穿出海面→取下抓斗,把抓斗收好。

 

一、如果对于结构化编程:拿抓斗()→丢抓斗()→抓物品()→拉抓斗()→回收抓斗()

 

二、对于面向对象:船员.拿抓斗→船员.丢抓斗()→抓斗.抓物品()→船员.拉抓斗()→船员.回收抓斗()

 

三、对于面向切面编程

  有船员这个切面
  船员:船员.拿抓斗→船员.丢抓斗()→船员.拉抓斗()→船员.回收抓斗()
  抓斗:抓斗.抓物品()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结构化编程是效率最高的,面向对象最大的优势是方便维护,面向切面不仅仅方便维护,虽然整体流程复杂了,但是对于程序来说,仅仅只要完成抓斗的代码,其他的代码交给Spring这些AOP框架去处理。而且AOP解耦的程度比OOP要高很多。
 
  例如,我们写一个数据操作的时候,一般的流程就是先打开数据库,然后执行操作,最后释放资源和关闭连接,对于不同的业务,主要是执行的操作的变化,而打开数据库和释放资源一般都是类型的。而这种代码在业务中,会分散程序员的注意力。如果我们程序只需要执行里面的操作,不需要把精力放在资源释放和关闭连接上,那对程序员来说就是一种解脱。

 

 

和我们一般写程序不同,
  不是  对象.方法()
  而是  方法.(对象)
  然后用代理类生产一个实例
  方法为:
  Proxy.newProxyInstance(obj.getClass().getClassLoader(), obj.getClass().getInterfaces(), bn);
  当然,第一个参数为类加载器,第二个参数为方法加载器,要加载前面那个类的所有接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