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6

来源:互联网 发布:impress.js demo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01

1.今天老板去杭州带他亲戚去玩了,今天一天又在玩。虽然可以自由学习,可是,由于在办公室里,老感觉学不进去,可能由于老板以前天天走进走出,我有点习惯性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办公室,会分神。

2.早上起床,发现一个道理:当你每天早上告诉自己要起床之时,其实不用暗示告诉自己起床。你只需要两步,自动掀开被子;站到地下。由于冷的原因,你会在最短时间内,马上穿好衣服,不用十分钟,你就可以完成一切。亲测有效。而且,我还发现,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直说起床起床,会一直赖在床上。也警示我:先开枪,后瞄准。否则还是原地踏步。

3.昨天晚上,学运筹学,做习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然后我就一直纠结,一直在反复想。那我为什么会想要反省这件事呢?因为我的思维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

    每一次,我遇见一个问题,我会脑袋里冒出很多为什么,我会想很多情况,但是每次我想了很多,脑袋就晕了。我虽然会自动找问题。但是我却没有养成自己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而后,咨询懂得人。但是,我把我问题表达的会很肤浅。当他们听到我的问题解答后,其实那不是我真正想问的。或者说他们回答的点和我脑袋需要的答案信息不对称。那对方即使讲了。我也会说不懂,还是会继续问。而后死循环。我今天也在反思这个思维路径的问题,以昨天的例子解剖为例。我的思维路径这样产生的:

    1.这个问题我不会,2.我会产生困惑,为什么是这样,3.看一遍前后文,还是不会,4,想要寻求帮助,5提问题的表述并不准确,让别人误以为是这样的,6.别人解释了,可是我还是不能懂,因为我没有清晰的表达,7,死循环,最后,自己信心被打击。

我今天突然意思到我到底要如何改进:

   1.我遇到问题需要大量的资料来当我的基数。我每次以一个例子去深究,我就会没有基数,当例子多了我就可以同比,这样我就找到规律。2.我应该自己找资料。因为我提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很肤浅,但是只有我知道,在这后面是一大串知识的连贯。如果单纯问他人,他们只是告诉我结果是什么,会懒得讲过程。而我在找资料的过程一方面结果了问题另一方面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我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从小到大,我看东西就和一般人是倒着的。他们所向我解释的和我想要的解释往往不太一样。导致别人也会很累。而我仍然不懂。这里的点是:我需要自己去找资料来形成基数。而后自己按照自己问题的思路解决。3.以后在遇到问题,我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找到我一直纠结的点,而后根据纠结的点,导推出来相关处,然后分析我到底纠结什么。只有我自己才懂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许,我只适合自己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吧。所以,在之后,如果又遇到问题,一定要找大量资料先学习,而后再回头看题目,一定要冷静下来。不能急。我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但我更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非常重要。

4.今天上午看c++,一直出神,我想了几个原因:我的效率点不在早上;之前上午工作,老板在就会存在要分神防止被看到不认真,我太久没看c++,一直再补英语,所以,就陌生了。都有可能,但基数太小。不知道。我自己在观察一下吧。

5.真心话:多读书,多找资料学习。我想以前我对于英语的困顿就是,想太多,看太少。导致我没有掌握它的精髓之处。

前几天看书,看到一个APP推荐,非常好用 “爱今天”,我喜欢它的统计功能。

今天就这样。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