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模型分析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ezdsdpro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9:20

瀑布模型
描述:每个软件过程顺序衔接、一次性通过,最常用。
优点:由文档和风险驱动,利于提高大型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缺点:建设周期长、风险大、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适用场合:需求明确且很少变更的项目,如二次开发或升级型项目。

螺旋模型
描述:以原型为基础沿螺线旋转、每转一圈都经过计划/风险分析/实施/评估等过程且得到相应新版本、经过若干次螺旋上升得到最终版本。
优点:由文档和风险驱动,利于提高大型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缺点:建设周期长、风险大、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适用场合:需求经常变化的大型复杂系统。

增量模型:
描述:采用随时间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个序列产生一个可发布的增量、每个增量产生一个可操作的产品、第一个增量是核心产品。
优点:开始时不用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可以先推出核心产品以稳定用户、可以有计划的管理技术风险。
缺点:需要开放式体系结构,可能会产生设计效果差、开发效率低的情况。
适用场合:需求经常发生改变的软件开发过程。

快速原型模型
描述:快速构建可运行的软件模型,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进一步细化需求,在新获取需求基础上进行系统开发。
优点:避免由于用户需求不明带来的开发风险。
缺点:快速建立的模型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低下。
适用场合:用户需求模糊不明的情况下。

RAD(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是一个增量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强调极短的开发周期。它是采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