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本组成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古代盔甲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4:32

这里写图片描述
(1)总线:携带等信息字节并负责在各个部件间传递。通常总线被设计成传送定长的字节块,也就是字(word)。字中的字节数(即字长)是一个基本的系统参数,各个系统中都不尽相同。现在的大多数机器字长要么是4个字节(32位),要么是8个字节(64位)。
(2)I/O设备:每个I/O设备都通过一个控制器或适配器与I/O相连。控制器和适配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封装方式。控制器是置于I/O设备本身的或者系统的住印刷电路板(通常称为主板)上的芯片组,而适配器则是一块插在主板卡槽上的卡。无论如何,它们的功能都是在I/O总线和I/O设备之间传递消息。
(3)主存:主存是一个临时存储奢侈,在处理器执行程序时,用来存放程序和程序处理的数据。从物理上讲,主存是由一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芯片组成的。从逻辑上来说,存储器就是一个线性的字节数组,每个字节都有其唯一的地址(数组索引),这些地址是从0开始的。一般来说,组成程序的每条机器指令都由不同数量的字节构成。
(4)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是解释(或执行)存储在主存中指令的引擎。处理器的核心是一个大小为一个字的存储设备(或寄存器),称为程序计数器(PC)。在任何时刻,PC都指向主存中的某条机器语言指令(即含有该调指令的地址)。
从系统通电开始,直到系统断电,处理器一直在不断地执行程序计数器指向的指令,再更新程序计数器,使其指向下一条指令。处理器看上去是按照一个非常简单的指令执行模型来操作的,这个模型是由指令集架构决定的。在这个模型中,指令按照严格的顺序执行,而执行一条指令包含执行一系列的步骤。处理器从程序计数器指向的内存处读取指令,解释指令中的位,执行该指令指示的简单操作,然后更新PC,使其指向下一条指令,而这条指令并不一定和在内存中刚刚执行的指令相邻(中断、函数)。
这样的简单操作并不多,他们围绕着主存、寄存器文件和算数/逻辑单元进行。寄存器文件是一个小的存储设备。由一些单个字长的寄存器组成,每个寄存器都有唯一的名字。ALU计算新的数据和地址值。下面是一些简单操作的例子,CPU在指令的要求下可能会执行这些操作:
·加载:从主存复制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到寄存器,以覆盖寄存器原来的内容。
·存储:从寄存器复制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到主存的某个位置,以覆盖这个位置上原来的念头。
·操作:把两个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ALU,ALU对这两个字做算数运算,并将结果存放到一个寄存器中,以覆盖该寄存器原来的内容。
·跳转:从指令本身中抽取一个字,并将这个字复制到程序计数器(PC)中,以覆盖PC中原来的值。
处理器看上去是它的指令集架构的简单实现,但是实际上现代处理器使用了非
常复杂的机制来加速程序的运行。因此,我们将处理器的指令集架构和处理器
的微体系结构区分开来;指令集架构描述的是每条机器代码指令的效果;而微
体系结构描述的是处理器实际上是如何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