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基础教程12-Mysql新增数据和查看数据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丢了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4:15

前提准备

      在新增表数据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提准备工作,就是根据前面介绍数据表修改操作的文章,使用新增,修改,删除,重命名表字段,修改后,效果如下。

 

新增数据

方案一:

       给全表字段插入数据,不需要指定字段列表,但是要求数据的值出现的顺序必须要与表中设计的字段出现的顺序一致。凡是非数值数据,都需要使用引号(建议单引号)包裹。

语法格式:insert into 表名values(值列表)[,(值列表)];

命令举例:


       看到显示2行生效,说明上面插入语句成功执行。上面命令一个值列表里面有4个数据,而且顺序和数据类型都和表中字段出现的属性保持一致。一旦不符合就会报错,例如一个值列表只写3个数据,或者age对应值写成’23’这样的char类型也是会报错。


方案二:

       给部分字段新增数据,需要选定字段列表,字段列表出现的顺序与字段的顺序无关;但是值列表的顺序必须与选定的字段的顺序一致。

语法格式: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列表)values (值列表)[,(值列表)];

命令举例:


上面我刚好是按照字段在表的顺序来组织数据,当然也可以写成以下样子,给部分字段,不按字段顺序。

 


查询数据

       上面介绍了新增数据,接下来就是要通过查看数据来了解我们新增的数据的效果,一般来说查看数据是SQL中使用最多的操作,也是面试题关于SQL部分最容易出题的地方,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SQL的数据查看操作。这里的查看只是我们学习查看操作的入门基础知识。

基本语法: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where 语句];

命令举例:查看表的所有数据

 

命令举例:查看指定字段,指定条件数据


查看满足id为’java01001’的学生的id, 性别,名称的数据。

       关于新增表数据和查询表数据就介绍到这里,当前查询表数据只是我们学习查询的一个开头,本文的例子实在是太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