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万能游戏透视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4:28

一、 Python基础

1.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硬件系统:

主要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是指那些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它们主要由各种各样的电子器件和机电装置组成。

从ENIAC(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采用的都是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运算器: 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数据的加工处理。控制器: 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分析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并根据程序要求进行控制,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组件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中央处理器(即CPU)存储器: 实现记忆功能的部件,用来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输入设备: 实现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输出设备: 实现将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的中间结果或最后结果(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信息)输出出来。

二、软件系统:

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指计算机证运行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程序。

系统软件的任务是既要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工作,又要使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一个比较直观、方便和友好的使用界面。

操作系统:是一种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其功能复杂,体系庞大,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我们操作计算机实际上是通过操作系统来进行的,它是所有软件的基础和核心。

语言处理程序:也称为编译程序,作用是把程序员用某种编程语言(如Python)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机器语言也被称为机器码,是可以通过CPU进行分析和执行的指令集。

a.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

编译型语言:将代码进行编译处理,生成可执行文件,最后执行可执行文件。运行效率高,不需要二次编译。
解释型语言:逐行翻译代码并执行,运行效率低,每次执行都需要重新编译。

三、计算机是如何处理程序的?

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用户打开程序,程序开始执行;操作系统将程序内容和相关数据送入计算机的内存;CPU根据程序内容从内存中读取指令;CPU分析、处理指令,并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准备;取下一条指令并分析、处理,如此重复操作,直至执行完程序中全部指令,最后将计算的结果放入指令指定的存储器地址中。

四、编程语言是什么?

是用来定义 计算机程序 的形式语言。我们通过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代码,再通过语言处理程序执行向计算机发送指令,让计算机完成对应的工作。

简单来说,编程语言就是人类和计算机进行交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