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机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sci论文润色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3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机工程学成为工业设计中重要 的辅助条件,从而在我们使用产品的时候越来越觉得舒适少 了之前的繁琐与难以操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业设计意识到 人机交互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机 人机关系 人机交互 产品

    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影响着产品的设计,不同的身体机能 就能出现满足该机能的产品,而影响人们使用的习惯的是人 机关系,所以在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人机关系是设计师首要考 虑的因素。为今后产品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

人机关系

    研究人机工程学首先要明白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应把 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 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人机关系是在 人体验产品中不断积累出来的,并汇总成大数据形式,从而 适合大多数人的人机关系,当然也有个例的存在,那就需要 人为的测量其人机关系。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现在大多数产品是为了 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 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 着独特的需要。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数的 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

     2.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人们使用产品时时 常处于动态和静态两种状态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 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要让人在 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 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 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 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 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案例:茶座、咖啡屋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 理得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而办公空间一般应 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 的工作氛围。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 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 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如: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 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说到了信息交互不得不提到的是人机交互,随着社会科 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问世,也深受世人的喜爱,智 能产品也是往后的大市场。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写HCI):是指 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 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是一种人 与虚拟互动的方式。

人机交互在人类工程学的体现

    软件界面是人-机之间的信息界面,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比硬件和工作环境更为重要。优化软件界面就是要合理设 计和管理人- 机对话的结构。对话的结设计一般可分为初始 设计、形式评价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

人类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作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工程学在我国的历史还很短,我国的心 理学家、人类学家、劳动保护和医学工作者、机械工程师正 结合自己的领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人类工程学中人的特性

    人在系统中是主体,任何先进的机器都是由人设计的, 由人操纵的,所以系统工作效率的优劣、安全性,很大程度 上决定于人的工作状况。人类工程学中要研究人对外界信息 的感知特性,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及思维能力,人的学 习、记忆特性,人的自身节率等等。

人的感觉功能

    a.视觉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外界事物,由大脑产生正 确的思考,视觉对劳动的产量、质量及安全均有影响,还影 响到劳动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b.听觉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主要是和声强有关。人接 受听觉信息要比接受视觉信息快。据测定,人的听觉反应时 间约为120-150ms,较光信息快30-50ms。听觉信号常用于 报警。 c.触觉等人们通过触觉器官接受物体的空间位置、形 状、表面情况和原材料等信息。

人的信息处理及输出特性

    a.人的反应时间操作者在操纵、监视设备时,从出现信 号刺激到采取相应动作,存在一个反应时间。人体的运动系 统反应速度比较缓慢,神经肌肉接头的反应延迟时间为0.1- 0.2。 b.人的信息传输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输,是由不同的 感觉通道,传输不同的信息,如视觉系统的单个神经纤维能 传输不同的颜色信息,信息的传输速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 量。


原文摘自:《好家长》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