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管理与数据库隔离级别的关系(Spring+mysql)

来源:互联网 发布:a卡csgo优化设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0:29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有4个,由低到高依次为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这四个级别可以逐个解决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这几类问题。

 

√: 可能出现    ×: 不会出现


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

 

注意:我们讨论隔离级别的场景,主要是在多个事务并发的情况下,因此,接下来的讲解都围绕事务并发。

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

公司发工资了,领导把5000元打到singo的账号上,但是该事务并未提交,而singo正好去查看账户,发现工资已经到账,是5000元整,非常高兴。可是不幸的是,领导发现发给singo的工资金额不对,是2000元,于是迅速回滚了事务,修改金额后,将事务提交,最后singo实际的工资只有2000元,singo空欢喜一场。


 

出现上述情况,即我们所说的脏读,两个并发的事务,“事务A:领导给singo发工资”、“事务B:singo查询工资账户”,事务B读取了事务A尚未提交的数据。

当隔离级别设置为Read uncommitted时,就可能出现脏读,如何避免脏读,请看下一个隔离级别。

Read committed 读提交

singo拿着工资卡去消费,系统读取到卡里确实有2000元,而此时她的老婆也正好在网上转账,把singo工资卡的2000元转到另一账户,并在singo之前提交了事务,当singo扣款时,系统检查到singo的工资卡已经没有钱,扣款失败,singo十分纳闷,明明卡里有钱,为何......

出现上述情况,即我们所说的不可重复读,两个并发的事务,“事务A:singo消费”、“事务B:singo的老婆网上转账”,事务A事先读取了数据,事务B紧接了更新了数据,并提交了事务,而事务A再次读取该数据时,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

当隔离级别设置为Read committed时,避免了脏读,但是可能会造成不可重复读。

大多数数据库的默认级别就是Read committed,比如Sql Server , Oracle。如何解决不可重复读这一问题,请看下一个隔离级别。

Repeatable read 重复读

当隔离级别设置为Repeatable read时,可以避免不可重复读。当singo拿着工资卡去消费时,一旦系统开始读取工资卡信息(即事务开始),singo的老婆就不可能对该记录进行修改,也就是singo的老婆不能在此时转账。

虽然Repeatable read避免了不可重复读,但还有可能出现幻读。

singo的老婆工作在银行部门,她时常通过银行内部系统查看singo的信用卡消费记录。有一天,她正在查询到singo当月信用卡的总消费金额(select sum(amount) from transaction where month = 本月)为80元,而singo此时正好在外面胡吃海塞后在收银台买单,消费1000元,即新增了一条1000元的消费记录(insert transaction ... ),并提交了事务,随后singo的老婆将singo当月信用卡消费的明细打印到A4纸上,却发现消费总额为1080元,singo的老婆很诧异,以为出现了幻觉,幻读就这样产生了。

注: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就是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序列化

Serializable是最高的事务隔离级别,同时代价也花费最高,性能很低,一般很少使用,在该级别下,事务顺序执行,不仅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还避免了幻像读。

首先我来描述一下,数据库(mysql)层面上对于事务传播行为和隔离级别的配置和实验方法:


数据库层面(采用命令行):其实mySql命令行很简单,希望实验操作一下:

//连接数据库,我这里是本地,后面是用户名密码,不要打分号,如果指令不行,配置下环境变量,网上有很多。

1. cmd中执行:mysql -hlocalhost -uroot -pmysql   

//查看本地数据库事务传播行为是手动提交(0),还是自动提交(1)。

2.select @@autocommit;

//如果是0,希望设置为手动提交,这里其实是设置本对话的autocommit,因为如果你再开一个cmd,发现还是没改回来,如果想修改全局的,网上有global方法。

3.set @@autocommit=0;

//然后查询本地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我本地数据库为test1;

4.use test1;

5.select * from task where taskid=1;

//同时新开一个窗口cmd,连接数据库,并且修改这条记录,update语句我就不写了,或者直接修改数据库本条记录。

//再次执行select * from task where taskid=1;发现值没变。OK因为此时数据库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 read 重复读,因为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是重复读。

//修改数据库隔离级别

6.set 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查看一下,可能需要重新连接一下

7.select @@tx_isolation;

//这时在执行一下4,5操作,发现值变了,ok。因为已经改变了数据库隔离级别,发生了重复读出不同数据的现象。

(以上操作希望有不明白的上网自学一下,很有用,先把数据库隔离级别弄明白了)


然后再来讲一下,Spring对事务传播行为和隔离级别的二次封装。

因为不同项目可能在一个mysql的不同数据库上,所以可以在项目中配置数据库的传播行为和隔离级别:

关于spring的传播行为(PROPAGATION_REQUIRED、PROPAGATION_REQUIRED等),我《数据库隔离级别(mysql+Spring)与性能分析 》文章中有讲,网上也有很多相关资料,我就不说了。

关于spring的事务隔离级别与数据库的一样,也是那四个,多了一个default,我也不仔细讲了。

下面主要讲一下spring的配置方法:

<property name="transactionAttributes"> 
<props> 
<prop key="save*">PROPAGATION_REQUIRED</prop> 
<prop key="update*">PROPAGATION_REQUIRED</prop> 
<prop key="delete*">PROPAGATION_REQUIRED</prop> 
<prop key="get*">PROPAGATION_REQUIRED,readOnly</prop> 
<prop key="find*">PROPAGATION_REQUIRED,ISOLATION_READ_UNCOMMITTED</prop>
</props>


就以find为例,可以配置这么配置,前面是控制传播行为,后面是控制事务隔离级别的。那么这时哪怕数据库层面上是重复读,但是还是以这里为准,你会发现在同一个事务中两次查询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最后扫除一个盲区,readonly这个属性,是放在传播行为中的,一般书都这么归类,我也尝试了一下,readonly并不能影响数据库隔离级别,只是配置之后,不允许在事务中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操作,仅此而已。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