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众号wifi强制推送的一些想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不攻自倒by焉知冷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21:26


我能提供整套搭建服务器推送后台源码!

去年10月份开始接触商业WiFi,到如今虽然刚满半年,但这半年恰恰是商业WiFi领域产生巨大变化的半年,从最初的火热,到现在已经渐渐冷清下来,并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我觉得可以就我自己的经历,对这个行业做一点点总结。

首先需要将商业WiFi领域的几种公司做如下分类:

(1)厂商:单纯生产设备和固件研发公司;

(2)代理商:销售厂商设备;

(3)运营商:免费铺设设备,对铺出去的设备有运营的权利;

(4)解决方案商:为大客户的WiFi铺设提供解决方案;

(5)依附性公司:不铺设设备,集聚各地WiFi资源给客户做推广服务(包括加粉、着陆页等)、WiFi万能钥匙类公司;

商业WiFi领域的核心应该是运营商,运营商的繁荣与衰落在于能否有好的商业模式让他们赚到钱。总结起来,目前的商业模式也无外乎以下几种:

(1)页面广告:

页面广告这一块儿我接触不多,只能简单的说一下。页面广告,不管是联网认证前还是联网认证后,它能够做到的只是单纯展示,无法实现线上交易。这就局限了它的广告作用,一是做的是品牌,需要热点数量大,热点质量好,比如一线城市,比如酒店。迈外迪是这样的。二是本地商家推广,如今的迈外迪正在下放运营权,是朝着这个方向走。三是较为灵活的着陆页广告。

(2)微信连WiFi加粉:

微信认证的出现无疑是商业WiFi领域的一件重大事情,从最初的扫二维码关注然后联网,到微信连WiFi最开始的默认关注,再到如今的选择性关注的变化,使得加粉转化率从100%到10%左右。这一变化让民间小资本的参与度大大降低,承受不起的再慢慢退出。即使如此,一些资本雄厚的公司还是将原有的手机号认证方式改为微信认证,企图从火热的加粉业务中获利。

这说明微信连WiFi加粉在整个WiFi变现中的重大分量。但是这种模式毕竟是无法长久的,不管是对于寡头大资本还是对于民间小资本。设备成本、运营成本的巨大和微信加粉获取的收益有很大差距。

虽然随着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消失,加粉越来越难,财大气粗的企业能够接受百米等公司的3块钱以及更高的加粉费用,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无力承受的。

(3)APP广告模式:

这种模式也是有很多公司在搞,比较有名的是聚玩,小九,前不久刚上线的上海地铁花生WiFi和重庆地铁的嗨快WiFi。这种模式无疑是要基于APP的巨大下载量带来的流量。也由于接触的少,其盈利状况如何,我不是特别清楚。

(4)后向收费模式:

这种模式目前运营的比较好公司有,但是很少。因为需要特殊场景,人员固定,而且有强烈上网需求,说明白点其实就是工厂和学校。这样的资源是少的。

(5)其他模式:

以上的几种变现方式,各家WiFi运营商根据其自身特点各有侧重,但是大部分都是依靠微信连WiFi加粉。上面说了,相对于投入来说,毕竟有限,撑不下去的死掉了,还活着的在探索。目前比较火的是给自己的公众号加粉做自媒体,百米是这样的。自媒体粉丝加进来,主要靠运营。如何变现是另一个话题。就我接触的WiFi运营商自己的公众号,变现方式还局限于接广告。另外百米还在尝试做电商,不过不温不火。当然还有公司说,通过WiFi收集的数据做分析来变现(大数据,鼓吹的多,但是做出效果的不多)。

说完这些,接下来应该把我所了解的有一定规模的WiFi运营商的运营模式(代理政策、变现方式等)做简单介绍,例如百米、迈外迪、树熊、小博、16WiFi、建飞、华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因为微信连WiFi流程的改变,民间小资本的投入减少,而且该死掉的的将死掉,剩下的就是有钱的大玩家了。但是商业WiFi的投入巨大,不盈利WiFi的结局或将如曾经的联通、电信WiFi成为烂尾工程。不怕赔钱的政府项目无所谓,而追求利润的资本要求有回报。如果无法通过讲故事寻求上市来圈钱,各大公司也面临着变现的压力。因此,这些公司都在探索。探索的方向和公司的结构密切相关,所以应该有必要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做简单介绍。虽然这些公司都有一定的接触,但是总体上也都知道个大概。但是这一块儿对于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是最希望了解的。不过还是等详细了解之后,再做介绍。

最后着重介绍一下微信连WiFi加粉情况。

1、 客户分析:

微信加粉能成为一笔生意,得益于微信的巨大用户量,以及去中心化的公众号信息发布方式,以及国家和资本鼓吹的互联网+。

(1) 客户类型:

自媒体、金融类、电商类相对较多。

(2) 客户需求:

不同的客户类型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类:一是地域要求,比如西安的自媒体,比较典型的是在百米加过粉的潮生活;二是场景要求,一般金融类的客户会考虑到高端场所,比如机场等,有的要求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也是基于此。三是特殊要求,比如要求在医院加粉,要求加女性等。剩下的是无要求,这类自媒体居多。

就我接触的来说,客户多有地域无场景要求多,北上广深苏州杭州成都这些一线城市和较发达的二线城市多。原因也很明显,这些地方有钱的客户多。其他城市虽然需求少但也不是没有,只是价格无法承受。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在1块钱。

现在一些公司在开发按场景加粉的投放平台,但是这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如何解决有限场景数量加粉速度慢的问题;二是如何定价让客户能够接受,并保证效果让客户持续投入。

2、 微信公众号盈利模式分析:

商业WiFi能够火起来,除了人们对WiFi的刚性需求外,腾讯开发微信连WiFi功能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商业WiFi的变现多了加粉,因此一些WiFi运营商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从大公司百米到一些地区的小WiFi运营商)。但是运营的好坏和公众号的方向,运营人员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不过现有的公众号变现方式就那么几种:接广告、卖产品(包括服务和实物电商)。第一种最常见,广告形式也相对单一,有能力的成为优秀IP,吸引众多人关注,有人投资,接品牌广告。第二种相对复杂些,因为服务多种多样,产品多种多样,有他们的共性,也有他们的不同。

想想依附着微信公众号生存的人千千万万,可知公众号可以做,但是难做。因此,这一块儿应该是一篇大文章。不过,还是我了解有限,只能说上这么几句大家都知道的话,仅仅为了说明这一块是我们做WiFi的人需要研究的。

不过我对于做没有特色的自媒体不觉得好。公众号虽然美其名曰是去中心化,但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逃避不了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如今,自媒体公司化运作方式已经很成熟,很多都是传媒媒体出身,或者在互联网行业浸淫多年,这时候在搞没有特色的公众号不是不可以,但是绝对比别人慢了一拍半拍。

不过,联合运营或许可以探索,寻找有前途又有一定门槛,很多人能够接受的行业,把WiFi的portal页面广告和加粉统一利用起来。

最后,再总结一下个人对商业WiFi领域的看法:

(1) 有政府资源的,参与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挣点钱算了,或者干脆把自己已经铺设的项目卖给政府,让他们兜底。不过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负债严重,说不定还在打运营商的注意,为自己的政绩加分。

(2) 依靠WiFi这样流量入口,搞大数据,或有好的变现方式。不过这样的大数据无非还是广告,个人感觉要是行得通,估计这工作广告公司能做的好。

(3) 联合运营,公众号只是一种形式。其他还可以通过WiFi现有的形式进行探索。

最最后得说明,我虽然接触WiFi半年,接触过不少知名的不知名的WiFi运营商的朋友,但是可能认识仍有欠缺,难免有疏忽有纰漏。希望有不同意见的你,多多指教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