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关键字 inline 用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梦幻2生死决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7:45

一、 引入inline关键字的原因

    在c/c++中,为了解决一些频繁调用的小函数大量消耗栈空间(栈内存)的问题,特别的引入了inline修饰符,表示为内联函数。栈空间就是指放置程序的局部数据(也就是函数内数据)的内存空间。

   在系统下,栈空间是有限的,假如频繁大量的使用就会造成因栈空间不足而导致程序出错的问题,如,函数的死循环递归调用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栈内存空间枯竭。

下面的例子:

#include <stdio.h>//函数定义为inline即:内联函数inline char* dbtest(int a) {    return (i % 2 > 0) ? "奇" : "偶";} int main(){   int i = 0;   for (i=1; i < 100; i++) {       printf("i:%d    奇偶性:%s /n", i, dbtest(i));       }}

上面的例子就是标准的内联函数的用法,使用inline修饰带来的好处我们表面看不出来,其实,在内部的工作就是在每个for循环的内部任何调用dbtest(i)的地方都换成了(i%2>0)?”奇”:”偶”,这样就避免了频繁调用函数对栈内存重复开辟所带来的消耗。


二、inline使用限制

        inline的使用是有所限制的,inline只适合涵数体内代码简单的涵数使用,不能包含复杂的结构控制语句例如while、switch,并且不能内联函数本身不能是直接递归函数(即,自己内部还调用自己的函数)。

       内联能提高函数的执行效率,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函数都定义成内联函数?如果所有的函数都是内联函数,还用得着“内联”这个关键字吗? 内联是以代码膨胀(复制)为代价,仅仅省去了函数调用的开销,从而提高函数的执行效率。 如果执行函数体内代码的时间,相比于函数调用的开销较大,那么效率的收获会很少。另一方面,每一处内联函数的调用都要复制代码,将使程序的总代码量增大,消耗更多的内存空间。


三、建议:inline函数的定义放在头文件中

      因为内联函数要在调用点展开,所以编译器必须随处可见内联函数的定义,要不然就成了非内联函数的调用了。所以,这要求每个调用了内联函数的文件都出现了该内联函数的定义。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内联函数的定义放在头文件中。

     其定义位于类申明中的函数,都将自动成为内联函数。


参考博文

https://www.cnblogs.com/fnlingnzb-learner/p/6423917.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