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S测试框架 -- 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sip协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1:07

1 添加case

针对V1版本的框架,因为框架做的事情比较多,而且需要plan的组织,添加case除了需要把case写好之外,还需要配置case的xml文件,写好每条case,放到制定目录,另外如果想要根据plan来运行的话还需要在plan中进行配置。
针对V2版本的框架,配置起来要简单的多,只需要在case写好之后配置modul所需要的config文件即可,并不需要一定要按照plan进行,可以在命令行直接执行module去执行。

2 自定义

自定义有两种方式:
1) 在基础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封装,就像两个版本的CTS测试框架,分别封装之后实现了对case的不同的组织方式。
2) 在V2的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封装,因为V2版本的框架在基础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封装,更加的完善以及灵活,不必要许自己实现组件,就像VTS的框架,有兴趣可以去看其框架代码,大约也就几个文件,主要还是基于V2版本的框架,主要靠mk文件以及xml文件的配置去实现自定义,再加上写好的case的module即可。

3 总结

从最初介绍Android Compatibility到中间介绍基础框架,再到后面的V1和V2版本的测试框架的实现,对case的组织,case的执行等,也对整个CTS测试以及框架的实现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

到这里就结束了,可能中间有些地方写的不够详细,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设备的组织,log的收集等都没有详细的去写实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下源码,V1源码,V2源码。写这些主要是对之前工作的一个总结,也调研下测试框架的实现,以后有需要可以参考下实现方式和思想。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