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函数inline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肉软件是什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1:34

  内联函数是指用inline关键字修饰的函数。在类内定义的函数被默认成内联函数。内敛函数从源代码层看,有函数的结构,而在编译后却不具备函数的性质。
  内联函数不是在调用时发生控制转移,而是在编译时将函数体嵌入在每一个调用处。编译时,类似宏替换,使用函数体替换调用处的函数名。一般在代码中用inline修饰,但是能否形成内敛函数,需要看编译器对该函数定义的具体处理。
  内联扩展是用来消除函数调用时的时间开销。它通常用于平凡执行的函数,对于小内存空间的函数十分受益。

inline通过消除调用开销来提升性能。

//只在函数声明处inline是没有效果的inline void fun(int x, int y);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a = 2;    int b = 3;    fun(a, b);    return 0;}//在函数定义处使用inline关键字使之成为内联函数inline void fun(int x, int y) {}

如http://blog.csdn.net/u011327981/article/details/50601800提到的:

内联函数应该在头文件中定义,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函数。编译器在调用点内联展开函数的代码时,必须能够找到 inline 函数的定义才能将调用函数替换为函数代码,而对于在头文件中仅有函数声明是不够的。
当然内联函数定义也可以放在源文件中,但此时只有定义的那个源文件可以用它,而且必须为每个源文件拷贝一份定义(即每个源文件里的定义必须是完全相同的),当然即使是放在头文件中,也是对每个定义做一份拷贝,只不过是编译器替你完成这种拷贝罢了。但相比于放在源文件中,放在头文件中既能够确保调用函数是定义是相同的,又能够保证在调用点能够找到函数定义从而完成内联(替换)。
在头文件中加入或修改 inline 函数时,使用了该头文件的所有源文件都必须重新编译。

使用内联函数的时候要注意:

1、递归函数不能定义为内联函数。
2、内联函数一般适合于不存在while和switch等复杂的结构且只有1~5条语句的小函数上,否则编译系统将该函数视为普通函数。
3、内联函数只能先定义后使用,否则编译系统也会把它认为是普通函数。
4、对内联函数不能进行异常的接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