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学徒与导师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降序排列语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1:43

上个月,一个叫我“师傅”的同事离职了。这个叫法源自五年前他刚毕业进入公司时,我被安排成为了他的“导师(mentor)”。但没多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他调去了另一个部门,做另外的项目。后来,这些年下来我们的接触反而很少了,实际的“导师”关系就结束了,但这个称呼他一直保留了下来。

导师制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新员工快速熟悉公司环境,并提供工作技能和个人成长的帮助,但这个制度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不禁让我陷入了思考。

起源

导师制诞生于 14 世纪,随之而来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突然之间,那时的年轻男女们可以用自己最富余的资产 —— 时间,去交换当时最稀缺的资源 —— 培训。在那个时代,经验丰富的手艺人,比如,铁匠、鞋匠、木匠等,他们指导这些年轻人并承诺将来某天年轻人能学会他们的技能并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作为交换,年轻人提供低成本且廉价的劳动力。

作为学徒,年轻人可能赚不到什么钱,但却能学到关于这门手艺的各种经验和技巧。比如:一个铁匠学徒,学会了如何去建造高温火炉,能够组合不同的金属以产生不同熔点的合金混合物,掌握了制作耙、刀或犁的工作技能。这些经验和技巧,在当时的学校里都教不了,只能进入行业去获得第一手的经验。

那么在程序行业有像中世纪时期的导师制吗?似乎有,似乎也没有。我们都知道编程这门手艺,你读的书再多再好也不如真正动手去做。但你一旦开始做了,就会很快掉入迷宫,路径千万,到底怎样才是对的,才是好的?所以现在的公司都会说,我们会为新员工或学生配备有经验的“导师”来领路,但很多有经验的程序员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包括曾经的我,作为“导师”到底该做什么,以及要怎么做,以及做或不做于我有什么关系?

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走到一名新员工面前,问:

“你会 Java 吗?会这个框架吗?” 
“学过 Java,但框架不太懂。” 
“来,这里是框架文档地址,你先看看,搭个 demo 先跑起来。” 
“恩,……”

这样的场景,也许大量存在于新手程序导师和学徒之间。

导师

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就和中世纪的老师傅一样,他们经历了大量的时间犯过大量的错误,积累了很多不可言说的经验价值(另外一个事实是,不少程序员也说不出来)。他们已经经历过你所犯的错误,已经能够轻松应对如今让你痛苦和头疼的问题,所以他们具有能够引导你迈向正确方向的潜能。

但反过来想,他们为什么要指导你?是因为公司有个导师制,并安排了他成为你的导师?那么这样的指导通常也就变成了上面那种场景。为什么他们要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甚至私人时间来无私的指导你?通过职业道德约束、价值观教育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中世纪的老师傅是靠利益交换与绑定来稳固这个机制和关系的。

大学读研、读博,也会有个导师。这样的导师,相对比职场的导师更进一步。因为你们之间有经济交换,你交了学费,所以学校导师就对你的毕业负有一定的指导责任。但你能获得多少质和量的指导与帮助,其实取决于你的态度、你能反馈些什么?所以,你看同学们参加导师的项目,本质和中世纪的学徒提供廉价劳动力换取经验和指导是一样的。还有同学,会为导师收集材料,用于发论文或写书,甚至干脆就是写好了论文或书,最后导师只是签个名。人品好点的导师可能还会给你留个第二作者的位置,差点的也许你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而职场导师制,如果公司没有足够严密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支撑,那么这种师徒关系实际没有任何约束,完全靠运气、投缘之类的。站在导师的角度,对于凑巧碰到的一个职场新人,他有什么样的利益或情感驱动要去更积极的做这件事呢?其实还是由对方的态度和行动来驱动的。

而在没有这些更实质的驱动因素时,有人如果愿意去积极的做这件事,那一定是在更高的维度看这件事。借用一句话来说明:

取得领先的方法,就是提携你身边的人。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始终会伴随你,人们会忘记你所说和所作的一切,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对你的感觉。帮助别人就是影响别人,如果你能帮很多人,你本身就是高手,你的影响力就很大,你就能做更大的事。

这是一个气度问题。

学徒

反过来,站在学徒的角度。万维钢的一篇文章《给前辈铺路的人》里写到:

给人当学徒,就给你提供了这个机会。你现在把自己和一个高手连接在了一起,你可以从内部了解第一手的经验。这就是学徒工作的协议:用礼敬和服务,换取机会 —— 而这个机会还不是立功露脸的机会,而是学习实践的机会。

机会,就是得到更快的发展。从导师多年积累的经验中获益,能够缩短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时间,并且避免重复错误。这里面有个障碍是自尊心的问题,态度不够谦虚,那么也许是性格还需磨练。如果态度正确,双方都投入了适当的时间和精力,导师当年花了十年才学会或领悟到的东西,学徒也许只用短短几年就能学到,绕过了没必要的重复路线。

从学徒方面来说,必要的简单、低技术含量或重复性工作也是必须的,时间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牺牲。当你在免费获得大量的知识和帮助的同时,抱怨时间投入太多、或者时间不够,其实是短视的。

当你给人铺路的时候,你实际上也在左右他的前进方向。 

这也是一个气度问题。

关系

联想起师徒关系,一下冲入我脑中的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风清扬。在看这部小说时,也曾梦想遇见自己的“风清扬”,学会绝代天下的独孤九剑。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开始觉得,现实中终究不会存在想“独孤九剑”这样的绝艺,也不会有风清扬这样的师傅。

之前翻译了一篇文章《我希望进入大学时就能知道的一些事儿》,里面有个故事就是作者在进入伯克利大学学音乐前几个月,遇到了一个曾经在这所大学的老师,教给了他人生重要的一课,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之后,作者又在其博客中补充了这个故事的细节,下面我用第一人称简述下这个故事。

学徒视角 
那年夏天,我 17 岁了,高中刚毕业,暑假。开学后,我就将进入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音乐。那时,我困惑于一些音乐问题,又找不到人解答。所以,我随机打给了一个本地的音乐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 —— 基墨(Kimo),接起了电话。我们聊了起来,当他听说我将去伯克利学音乐时,他说:“我就曾从伯克利毕业,之后还留在那里教了好些年的音乐。我打赌,我能在几节课内教会你学校安排了两年的音乐理论与编曲课程。另外,假如你能明白一个道理 —— 不要接受学校速度的限制,我猜你也许能在两年内毕业。假如你感兴趣的话,明天上午 9 点来我的工作室上课,当然,这是免费的。”

两年内毕业?太棒了,我喜欢这个风格。实在太激动了,第二天,8:40 我就到了他的工作室门口,但我等到了 8:59 才按响了门铃。

导师视角 
一天早上 8:59 我的门铃响了,我当时完全忘了为什么这么早会有人来。一直以来,我偶然遇见过一些孩子,他们说想成为伟大的音乐人。我告诉他们,我能提供帮助。然后让他们早上 9 点来我的工作室,假如他们是认真的话。但从来没有人早上 9 点来过。这就是我从一堆孩子中识别出那些只是随便说说,还是真正认真严肃的想干点事的人的办法。直到那天,他来了,按响了我的门铃,一切就这么开始了。

后来,作者用了两年半从伯克利毕业了,并将这个抬高的标准和速度应用在了之后一生的事业与生活中。而他们也从师徒关系,转化成了朋友关系,维持了几十年,直到今天。

像不像一个现实版的“令狐冲”与“风清扬”的故事?

在成长路上,最好的状态,我想应该既是学徒又是导师。


阅读全文
'); })();
0 0
原创粉丝点击
热门IT博客
热门问题 老师的惩罚 人脸识别 我在镇武司摸鱼那些年 重生之率土为王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盘龙之生命进化 天生仙种 凡人之先天五行 春回大明朝 姑娘不必设防,我是瞎子 麒麟花有毒怎么办 游棚鸽回家怎么办 户外亲子俱乐部怎么办 通州区健龙森怎么办卡 保险公司欺骗怎么办 工商年检过期怎么办 被东易日盛骗了怎么办 员工不服从管理怎么办 怎么办餐饮协会 燃气具安装资质怎么办 焊工证怎么办 工程资质怎么办 江西省水利污染怎么办 营改增后地税怎么办 科目一不及格怎么办 驾照丢了怎么办 哈尔滨怎么办签证 哈尔滨居住证怎么办 临时身份证怎么办 行驶证丢失怎么办 驾照到期了怎么办 驾驶证到期两天怎么办 上海驾照过期怎么办 驾照过期一年多怎么办 驾照过期三个月怎么办 怎么办摩托车驾驶证 c1过期没换证怎么办 驾驶证降级业务怎么办 驾驶证忘记年审怎么办 驾照年审过期怎么办 驾照过期一年怎么办 驾驶证过期三年怎么办 驾驶证丢了怎么办 办假驾驶证怎么办 长春驾驶证到期怎么办 外地驾照年审怎么办 怎么办假的暂住证 上海暂住证怎么办 食品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八字喜水怎么办 个体工商户账号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