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100元能吃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国泰安数据库免费账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8:22

在上海和朋友AA吃一顿饭,各人扔出100元不用等找钱,可以吃得到什么?

一家体面的商务中餐厅精致的小菜和饮品(当然燕鲍翅那几页忽略不计);

一家吵闹、传统的上海国营饭店的几样招牌菜和点心,茶水很劣质;

一家气氛宜人的咖啡馆的一个三明治加一杯饮料和小甜点,做三明治的手法很业余;

一家港式茶餐厅的一份烧味,两样小炒、汤、加大杯奶茶或柠蜜;

……

上周有个狂热迷恋上海菜的朋友从外地来,我义不容辞陪同进行了5天的“上海美食之旅”,在朋友和我都为春季的河鲜和时蔬激赏的同时,对于上海餐饮业的价格,我彻底陷入了迷惑。

这5天中吃得最贵的一次,是在一家很有上世纪80年代情调的国营上海餐厅,尽管没要服务员奋力推荐的刀鱼(不是我小气舍不得请朋友,是过季鱼骨硬了就没那么好吃了),几样河鲜时蔬点心点下来,埋单270多元。

吃得最便宜的一次,是在一家灯光幽暗,摆满Ridel红酒杯的商务餐厅,上海小菜样样精致,每人一盅的腌笃鲜清淡而分量十足,埋单160多元。

这两家餐厅同样顾客盈门,若不预订,晚餐的黄金时间就得向隅。

上海有许多装修陈旧,服务生硬的国营餐厅,也有许多地方小得可以媲美欧洲bistro的小餐馆,拥挤吵闹得毫无环境可言,外地人初来乍到,以为这两种地方总归便宜的,其实未必。

比起时髦餐厅,国营餐馆菜式分量大些,但想多试几样招牌菜,价钱还是可观。至于那种传奇小馆,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家庭小馆,菜式和价钱都很家常,但是过了一定年龄的食客,对于格调不高的“浓油赤酱”没有那么好胃口了,大概只会青睐另一种小馆,乍看上去地方逼仄,阁楼上都坐满了人,但从服务生到出品都很有“腔调”,例如服务生清一色是酷小生,眼睛不抬已经知道顾客需要什么,出品也有几样经典,长卖不衰,不像前一种小馆,很多上海能干的家庭主妇做得还更好些。

我有一次带一个做葡萄酒的美国人去吃第二种小馆,他看到柜台上摆着加州的葡萄酒,惊喜得很,立刻点一瓶,结果结账两个人一共500多元。

挑这种地方请客,除非对方也能分辨食物精粗,否则就有点冤枉,有腔调的服务生又不会唱出账单数字。

会在咖啡馆解决午餐的,大概是忙碌的上班族或懒惰的SOHO族。很少有咖啡馆拿得出gourmet级的三明治,多数是两片橡皮奶酪,最便宜的意大利火腿,淡而无味的国产西红柿,加两片佛卡夏面包在烘炉里压一压——给10分钟你我也做得出来,加一杯可能有焦糊味的咖啡(奇怪上海有无数咖啡馆,却鲜少找得到一杯够水准的咖啡),结账不会少于80元。

如果天天以这样的午餐裹腹难免觉得生活粗糙,可是这粗糙的生活还不便宜哪。

另一种移植到上海后被狠狠抬举了的餐饮形态是茶餐厅。这种在香港或广州街头,供又没钱又没时间,以一份猪扒公仔面或烧味饭打发一餐的平民消费的地方,到上海一律变身成偌大的面积和时尚的装潢,粥粉面不过在最后聊备一格,主打的是量少价昂的各种肉类。日前香港有名的一家茶餐厅在上海开门大吉,引得众多明星光顾,一道咖喱羊排放在一般西餐厅菜单上都不失礼。

商务餐厅的丰俭由人,大概是被上海人一向的精明慑住了——花公司的钱也惯性问问值不值,除了燕鲍翅不必客气,一般小菜价钱总不至离谱,懂得点菜,就可以享受到比一般餐厅舒适的环境,精致的菜式和周到的服务,唯一菜量少一点——对于常常饮食过度的现代人也未必是坏事。

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不应该是各种消费层次分明并存的么?快餐往上拉,高级餐厅往下走,餐饮业者都盯死人均消费80——100元的生意最好做,上海人传统悠久的精明大概也早名不符实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