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一) 有关Proxy模式和Bridge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美国屠牛事件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7:43

设计模式去年就有看过,那个时候要对付一个类似于VC的可视化开发环境 (当然远没有VC 牛逼),所以就抓了本设计模式书来看 (后来知道是所谓"4人帮"出品的那本,呵呵),当时看的不算特别明白,但是也并不糊涂,感觉着就是要将可变化的部分移动出来,以接口区衔接,这样就不用改变调用的流程性质代码,每种模式的实现机理其实很多都一样,只是为了应对不同的场合而已。去年底做一个软件驱动程序项目,虽然不能太随意的使用C++,但还是引入了很多设计模式的思想在里面,当然是以C/C++混合编码的方式去实现的。昨天有点时间又抽了本《GoF 23种设计模式解析附C++实现源码(2nd Edition)》看了下,写点自己的想法吧。

 

 

过去对代理和桥接模式的区别一直不很清楚,但是经过对这两张UML图的仔细比对,貌似已经很清楚了。

 

 

Proxy模式.JPG

 

 

 

 

 

桥接模式

 

 

从图上可以看出,桥接模式强调了接口和实现的完全分离。接口可以独立的进行替换,而桥接模式则并不强调接口也一定要被分离,它所强调的是对接口所定义方法的不同实现。从针对不同实现的角度来说,其实我觉得桥接和代理模式的确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或者说,这两个模式所代表的逻辑含义是不同的。在实现上,两者是很相似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