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的就是网站赢利这锅水[转]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页面全屏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7:20
动笔的时候,突然想起,“百度”原是一个比方:中国网络业界是一锅已经烧到了99度的开水。“百度”就是为了加热那关键的一度。 

    这就是赢利。 

    李彦宏分析了几家赢利的中国网络公司,发现它们都没有搞“人海战术”,而是尽可能地利用技术以减轻网站的经常性投入:雅虎只是开发和维护了一套网站目录系统,它把网页搜索外包出去了,雅虎的财经是它最成功的服务之一,它最早重金购买了路透社旗下TIBCO公司的股票报价和实时金融技术。EBAY是全球电子商务的典范,它能赢利是因为它无须负责配送,没有任何库存,甚至钱与货品的交易都不参与。还有一个网络门户,居然已经连续6个月赢利了,诀窍在于它提供的内容和服务都是自动生成的,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 

    中国网站的人工成本太高了。 

    百度就是希望以他们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使它的合作伙伴们的网站更好用。 

    目前他们的看家本事是搜索引擎。百度的介绍材料称,李彦宏是全球搜索引擎领域最好的三个权威之一。 

    李彦宏对他们的搜索引擎很有信心,认为竞争对手一时很难赶上,“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门户网站用的都是我们的引擎,搜狐用了百度后,两个月内,访问量上升一倍。” 

    硅谷动力和21世纪用的也是百度。 

    在互联网困难的时候,李彦宏和他的搭档徐勇回来了。他们认为,他们回来的不晚,回来的正是时候,因为中国网站普遍没有赢利,因为困难使大家产生了提高的动力。      互联网产业也不会这么晃一下就完了,有那么多上网人数,它一定有机会,关键是谁能把握得住 

    李彦宏:从我们的公司来讲,主要是想要做成一件事,融资只是一种手段。从我们有了第一笔钱,有了第一个人,就有这样一种理念:不是融了钱,再大手大脚花钱,而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做成一件事,对互联网有一点贡献。 

    今年4月以来,虽然互联网不景气,但我们运营不错,对首期融资人的目标,很多实现了,而且还是提前实现。 

    互联网产业也不会这么晃一下就完了,有那么多上网人数,它一定有机会,关键是谁能把握得住。 

    风险投资也还是有钱的,还是要投,只不过投的更理性些。 

    记者:您的钱是什么时候到的,第一笔? 

    李彦宏:第一笔是去年12月份。 

    记者:最近还有一笔更大的? 

    李彦宏:是9月初。 

    记者:那是多少钱? 

    李彦宏:一共1000多万美元,9月初这次是1000万。 

    记者:是您本来想多融一点,没弄来,还是1000万就足够了? 

    李彦宏:1000万我们都用不了。 

    对于股市,要想预测两三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记者:现在有人说,策略性投资比风险投资更健康,因为它关注的是公司的长期发展。 

    李彦宏:一个创业型公司从起步到上市,要分几轮融资,通常——如果有必要的话,在上市前几个月引进策略性投资。因为早期投资通常占大股,过早引进策略性投资会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比方说做手机的,它当然希望你的技术往手机方向发展,但是你的技术可能更适合往笔记本方向发展,那么你左右不了公司的发展方向。 

    记者:那您也是要上市的? 

    李彦宏:是。 

    记者:去美国。 

    李彦宏:对。 

    记者:我现在听到一种估计说,至少两三年内,美国股市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会很看好。 

    李彦宏:我觉得对于股市,要想预测两三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两三个月不好说。这种估计最多就是一家之言吧?今年1月份的时候,有谁会估计到4月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只要一家公司发展是比较健康,你能看到它收入在不断增长,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任何时候,它只要想上市,都是可以上市的。 

    之所以纳斯达克向中国公司关了门,是因为中国公司没有一家是有持续赢利能力的,或者还没有证明它有,我相信有,而且不止一家,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来。 

    我们是一个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公司。这个技术不光在中国领先,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 

    记者:在风险投资商不看好网络企业的今天,您为什么受到关注? 

    李彦宏:因为我们在实实在在做一件事。我们是一个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公司。这个技术不光在中国领先,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和我们竞争的实际上是硅谷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的公司,我们在竞争能力上没有问题。 

    由于这个技术比较难,天生就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不是说大家看好,呼地一下大家都能做。 

    另外,这个技术是互联网时代比较基本的一个技术,是无论如何都需要的一个技术。 

    记者:就是您所讲的搜索引擎? 

    李彦宏:对。按照人们现在的理解,搜索引擎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站得高一点,互联网本质是什么呢? 

    它是enable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有向流动。任何基于互联网的活动,电子商务也好,ICP也好,要么是组织信息,要么是传递信息,或者促进了信息的有效流动。 

    举个例子,电子商务,它首先要把人家想买的东西迅速找到,第二要把付费的信息传过去,全都是信息的有向流动。 

    搜索就是帮助信息作有向流动的。所以它是一项非常非常基本的东西。它的重要性就像操作系统之于PC一样。 

    记者:对我们这种经常需要到网上去寻找一些东西的人来讲,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搜索引擎的作用。 

    您这个搜索引擎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李彦宏: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国外,所以百度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因为搜索引擎不纯粹是一个技术现象,里面有文化和语言的因素。这样,面对中国上网者,就与面对外国人有些差别。 

    比方说对中国人名的处理。两个字的人名和三个字的人名。很多搜索引擎,只要前两个字和搜索词匹配了,它就认为是相关的,拿出来。那我们的系统,如果你输入的是两个字的人名,我们找出来的就是两个字的人名而不是三个字的人名。 

    还有对GBK的支持,像人民日报网站都用的是GBK。 

    类似于这样的东西,国外的搜索引擎做不了,而基本的技术框架,我们跟国外同行是半斤八两,差不多的。 

    我们还可以分析,用户今天都查了什么,哪些比较满意,哪些不满意。这些东西,在国外的公司,就是想去做,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的第二个优势,我们目前提供的这项技术,不是以软件形成,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这样,作为一个本地的公司,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假如说服务出了问题,我们的客户找谁呢?他拿起电话直接就可以打我的手机,我立刻就可以作出反应。 

    如果找一个外国公司,这是不可能的。 

    搜狐在用了我们的两个月时间,搜索方面的访问量涨了一倍。在用我们的以前,长期不涨 

    记者:您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互联网公司? 

    李彦宏:应该说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和想上互联网的公司,比方说,一些传统产业,也希望上网,希望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一些服务。 

    记者: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您的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李彦宏:搜狐用的就是我们的搜索技术,新浪也是。搜狐最早确实是以搜索引擎这个概念起家的,但对搜索引擎这个概念,中国和美国的理解不一样。在中国,很多人以为网站目录就是搜索引擎,实际上目录只不过是雇佣一些人员,搜集、分类了一些知名的网站。而真正的搜索引擎应该是能够提供全文检索的,互联网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够被检索到。 

    搜狐自己做了一套目录体系,它有自己的编辑,每天在更新、添加。搜狐从来没有自己去开发过一个自己的搜索引擎。它以前用的是一家美国公司的产品,这个产品被一家日本公司汉化了以后,卖给了搜狐。 

    但是这个产品不能hand part数据库,而且面对大访问量,反应速度很慢。所以他们在用百度以前,其实是很痛苦的。因为它名气很大,而这个东西长期以来阻碍了它的发展。 

    搜狐在用了我们的两个月时间,在搜索方面的访问量涨了一倍。在用我们的以前,长期不涨。 

    记者:问题是,它能给你多少钱呢?网站比较有限,而且将来网站会越来越少。 

    李彦宏: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我们提供的是服务,是按照使用量的多少来收费的。比方说,电,宾馆用电就用得很厉害,也许一个月几万块都不止,一般家庭也许几十块钱就下来了,不是说家庭组合成宾馆,我们的客户就变少了。 

    记者:因为职业的习惯,我经常要找一些东西。现在我用搜狐也好、新浪也好,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李彦宏: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记者:就是说内容。比方说,我知道,关于百度,起码有200条以上的东西,但是找出来只有四五条。 

    李彦宏:你可以去试一下,应该能找到200条以上,如果用的是现在的搜狐或者是新浪,用它的网页检索。 

    我只要保证领先6个月,这个市场它进不来 

    记者:您刚才说到您的技术有独家色彩,有一些壁垒?我感到好像没什么壁垒呀。 

    李彦宏:像中文人名的识别方法,我们申请了专利,一旦专利批准,别人就不能用了,这就是壁垒呀。 

    在其他方面,比方说检索词的分类上,由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国外,他不太懂中国文化;跟国内公司比,我们在处理大访问量、大数据量还有更新速度上,都有非常大的优势。 

    大数据量、大访问量、实时,这三条要想结合在一起,技术上的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 

    记者:硅谷的技术、中国的文化,您把两者结合起来,所以壁垒产生了。 

    李彦宏:对。 

    记者:现在互联网公司许多跟国外联系密切,把硅谷的技术引进中国,你和他们恐怕没有太大的差距。他们可以找一个技术方面和您差不多的公司加盟,或者干脆买下人家在中国的许可权。您怎样保持您的壁垒? 

    李彦宏:软件要做到像我这样,实际上是很复杂的一个系统,要引进来又能跟中国有机结合,本身不容易做,即使他花一年时间把这件事做了,仍然至少落后我们一年。如果在技术上你落后我一年的话,那你几乎是没有市场的。 

    不要说一年,我只要保证领先6个月,这个市场它进不来。 

    其实从1995年开始,我差不多一年回来一次,看看到底有没有机会:对于我这样的人的机会。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去的美国? 

    李彦宏:1991年底。 

    记者:那怎么到现在才想起要回国创业呢? 

    李彦宏:实际上我一到美国就接触了互联网。读书时,老师布置作业,都是通过互联网给你发过去,你写好了,再给老师发过去。他有一个程序,作业交晚了要扣分。 

    我读了两年半的书,最早准备读博士,后来觉得还是工业界机会多一些,没有读完,拿个硕士就出来了。 

    我出来后就去了道·琼斯公司。那是1994年,正是web开始热起来,《华尔街日报》要做自己的网站,我因此进入了互联网界。做的是它的实时金融新闻的检索系统。这个现在《华尔街日报》还在用。 

    3年半以后,我到硅谷,加入了Inforseek,这是早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搜索引擎。Inforseek一直到今天,用的一直是我开发的那套搜索技术。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一直没有离开互联网,从它商业化的早期到现在,我一直干的就是这个。 

    记者:可以设想一下,以张朝阳的背景,那个时候回来能打出那样一番天下,您在技术上比他肯定有优势呀? 

    李彦宏: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时机问题,其实从1995年开始,我就比较经常地回国,差不多一年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要看看,到底有没有机会:对于我这样的人的机会。 

    我记得90年代初,对于在美国受到教育的人,回来有机会的,是做跨国公司的代表这方面。而愿意招这样的人,多是传统企业,像化工、机械制造,它们在美国已经成熟,没有什么发展余地了。我当时学的这些东西,互联网的这些东西,在中国还没有成气候。 

    1995年以后,我看到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形成气候,于是跟相关的人去谈,像张朝阳,亚信的丁健——我跟田溯宁也联系过。早期做互联网的,我都跟他们谈过,也是要看到底有什么机会。 

    当时之所以没回来,是因为感到中国还不需要这个高技术,大家都在做概念——搜狐从理论上讲,就不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所以我回来,优势体现不出来,因为我的长处在技术,而市场、炒作我觉得没有优势。 

    我回来并不晚。现在互联网大家觉得困难了。一遇到困难,他就会想,我怎么才能做得比别的更好,我怎么才能生存下去?办法在哪儿?要提高自己的技术。 

    这正好迎合了百度针对的这个市场。 

    我们现在去跟我们的目标客户说,我们能给你提供技术,我们能帮你提高访问量、加快反应速度,甚至能帮你重新审视你网络构架的合理性。 

    就这样,百度成立不到10个月,东西开发出来不到6个月的时间,已经把中国第一、第二大的门户拿下来了。时机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错的。 

    记者:可能是一个好时机,但您的解释好像有商量的余地。您说您不善于炒作,但张朝阳其实嘴挺笨;你说你以技术见长,丁磊、王志东,包括马云,他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几个兄弟,这些人都是技术派的,丁磊起家,最早不就是一个电子邮箱吗? 

    李彦宏:对。 

    记者:那么我们比较一下,丁磊据说上市前个人拥有网易60%-70%的股份。在目前的大气候下,您拿不了这么大的份额吧? 

    李彦宏:应该这样看:份额过于大了,不见得是件好事。 

    记者:为什么不是好事呢? 

    李彦宏:如果你个人股份过于大,说明早期你没有进行融资。这就意味着你早期得不到一些必要的支持,比方说资金的支持,公司发展方向上的支持。 

    所以,网易是进行了转型的。一开始它是在做技术,做免费邮箱。后来它转到门户网站这条路上,这件事它做得是不是很对,现在不好说。如果它早一点引进风险投资,也许它可以少走一点弯路,也许它的市值比现在要高。 

    记者:假如那个时候您就回来了,以您的技术背景,可能能搞出比电子邮箱更好的东西,那岂不是您的天下了? 

    李彦宏:这个是有可能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许我1995年回来能做到丁磊那样甚至比他更好,但是可能性更大的是,做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什么人能理解这件事,最后失败了。我想类似于丁磊这样的人,在中国可能不止他一个,成了的也就是他。这里面有很多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那个时候我回来,觉得在美国还有些该学的东西没学到。其实最让我受益的实际上是1997年到1998年这段时间。我加入Inforseek的时候,它是100多人,我出来时它2000多人。我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早期发展的公司,而且相当于参与了它创业、发展的过程。我了解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是怎样一个运作情况,我学到很多东西。 

    这样我出来,心里觉得更踏实些。对百度也好,对我个人也好,风险更小一些。 

    而且,互联网在中国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还是相当不成熟的。也就是说,机会还是相当相当多的。不是说,错过那个机会就再没有机会了。 

    实际上,百度有可能发展得比早期互联网公司好。 

    记者:您的同班同学在美国的多吗? 

    李彦宏:很多。 

    记者:有多少像您这样有了自己的公司? 

    李彦宏:目前为止,就我一个。 

    记者:为什么? 

    李彦宏:我没有读博士,直接进入工业界,这样可进入工业界早一点,拿绿卡早一点,进入硅谷早一点,离开硅谷又早一点。他们现在还都在硅谷的互联网公司里做,他们很多也都做得很成功,至少都是几百万美元的身家。(本报记者  童 辰)

(《中国经济时报》  2000-11-02)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