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web service接口的十点注意事项(转)

来源:互联网 发布:军用无人机;编程语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5:19

原地址:http://www.pin5i.com/showtopic-18606.html

文/juleven  出处/blogjava

一、接口是自说明的。
也就是说,接口的名字、参数和返回值在一看之下就知道这接口大概是干什么用的。当然接口描述文档肯定是必须的,但这些描述文档的质量谁知道怎么样呢,谁有空天天翻着文档写东西呢,又有谁会背下来呢?所以让人眼前一亮的接口命名绝对值得,这也是所有代码书会告诉你应该遵守的一条。想想看见个叫add的方法却做 multiply的悲惨生活吧,即使文档明确说了add是做multiply,是不是每次见了也都想骂人呢。

二、服务接口粒度要合适。
web service服务接口粒度太小了,那纯粹是不考虑xml解析性能了。一般新手容易犯这毛病,简单的把类的方法暴露出来做服务接口,这样其实是把原来在 locale的调用放到了remote,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好处。粒度太大,会给使用着带来很多麻烦,因为在web service中,粒度很大的服务一般都需要很多参数来映射该服务各种各样的情况。

三、接口参数要尽量简单。
那位说了,web service是服务啊大哥,你让我就一个参数,怎么提供服务啊,你以为服务都跟查询天气预报一样简单啊,给个城市名子,回头告诉你天气情况。说实话,要用一个接口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确实不容易。有个名词叫服务的粒度,这个粒度确实不好掌握,服务名定了之后要想让这个服务更丰满只能靠更多的参数来搞定。对于需要数十个参数的服务接口来说,首先要想的应该是,我KAO,这个服务定义的有问题吧?让我们再来分析分析它,给它一个合适定位,给他瘦身。要是你非不信邪发布个有三十多个参数的接口,严重建议你在发布接口之前自己拿来测试一下先。

四、接口参数不应该增加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耦合性。
兄弟们肯定在很多地方看见过,不应该在方法参数上增加额外的耦合性这条原则。这个在web service中同样适用,甚至可以着重强调一下这一条,因为在web service中把字符串进行特别处理实在太容易了。比如作为参数的字符串对应特殊的业务规则,这么做会导致增加额外的说明文档,增加client和 server编程的负担。又或者传入sql语句,嗯,这个作为反面教材到处都在骂,我就简单点个名就好了。

五、要提供对接口参数和返回值的校验。
严格的来说,对接口参数和返回值的验证也应该算是web service接口声明的一部分。尤其是对document/literal的情况,要提供相应的schema以供校验之用(dtd应该处在逐渐淘汰中了)。增加对参数和返回值的校验,有利于减少调用者的疑惑,系统接受什么样的参数,返回值什么格式都一目了然。但是这需要一个很好的权衡,否则调用者会觉得你暴露的方法很难用,因为限制太多了。比较理想的系统应该是宽进严出的,目标用户越多越应该注意这一点。要在宽进严出和全面校验之间做好平衡确实挺难的。我的建议是,对要暴露的接口自己做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体会这个度。一般来说如果自己感觉都不爽,那别人是绝对不会用的。

六、接口的返回值应该是简单的语言无关的。
看见过很多人问如何返回ResultSet/DataSet之类的复杂类型,尤其是玩.net的人,也许是vs.net对封装DataSet提供了过于完美的支持吧。但对于XML来说,把任何复杂对象映射到xml文档都是困难的。就好比把三维向二维投影一样,复杂性增加了可不是一点半点。在XML中说到底所有的类型都是字符串,要想表达其他类型,就要加额外的说明。可以看看rpc/encode方式WSDL文档的complexType部分,体会下心情。

七、谨慎的抛出异常。
可以把web service中的异常(SOAP FAULT)对比Java的runtime exception。任何异常都应该对应系统意外,而不是业务例外。对于这点其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简单的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接口返回值是简单类型,比如boolean型,就true和false两种情况,不抛出异常怎么办?选择有两种,一是抛出异常(废话!台下别扔鸡蛋,西红柿我喜欢吃),二是改变接口,返回int用1和0对应true和false,用-1对应系统异常。第二种情况是接口返回值是复杂对象(RPC),这种情况下其实没办法改变什么,忍一忍,抛出个简单的异常得了。注意这时候可别把异常对象再套个七八层,你不累用你接口的人也累。第三种情况是返回值是xml文档对象,这种情况可以把xml文档定义的灵活一些,让它能够兼容正常和异常的情况。

八、接口要尽量采用更新的标准。
如何让一次定义的接口能服务更好一点更久一点?在技术规范上简单就两点:不超前,不落伍。超前,支持它的工具集不会太丰富,估计谁也不想弄出个看起来很美就是谁都用不了的东东;落伍,眼前所有的工具大概都支持,不过明天就不一定了,技术发展这么快,不能把自己累死吧。尽量采用更新的标准的意思是在不落伍的基础上要有前瞻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今天再采用 rpc/encode方式显得就不合时宜了,虽然它在前两年很流行,可今天都已经不提倡用了,明天说不定大家就都忘了都不用了。就算你及时更新了你的接口,客户呢?他们一定比你更懒。嗯,说不定正好趁机换家供应商。兄弟,你就连粥都没得喝了。

九、要注意标准的通用性。
虽然都是一样的标准,但标准有不同的版本,而且即使对同一个版本的标准,不同的工具实现起来也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如果用户是特定的还好说,采用些工具绑定的特性也没什么。但如果接口用户不是特定的人群,那就要注意了,在采用某一规范标准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实现工具所特有的东西,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客户的麻烦,导致只有很少一部分客户能使用你提供的接口。多一个客户就多一分钱啊,兄弟,干嘛跟钱过不去?

十、接口要测试方便。
测试驱动倒不至于还,那是牛人们干得事,不过在正是发布之前测试测试自己也放心不是?方便测试的接口意味着自己麻烦少,测起来方便嘛(循环论证?)。同时这点如果做的好,还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客户用起来也方便。为什么?测试代码也是对接口的使用,测试方便不正说明的接口应用性强嘛。自己测试自己接口带来的好处大概有N个,具体可以参考TDD的相关资料。

原创粉丝点击
热门问题 老师的惩罚 人脸识别 我在镇武司摸鱼那些年 重生之率土为王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盘龙之生命进化 天生仙种 凡人之先天五行 春回大明朝 姑娘不必设防,我是瞎子 头发烫染后干枯毛躁怎么办 扎不起来的短发怎么办 发际线掉头发怎么办偏方 头上脓包掉头发怎么办 小孩头发少又黄怎么办 发旋哪里头发少怎么办 每次洗头发都掉好多怎么办 10岁儿童掉头发怎么办 1岁半宝宝掉头发怎么办 头发掉发严重怎么办吃什么 掉了一块钱很气怎么办 头发软又少怎么办盘头 头发出油掉的厉害怎么办 头发很油又少怎么办 18岁头发发量少怎么办 头发少长的慢怎么办 额头大发际线高怎么办 前额两边的头发变少了怎么办 吃减肥药掉头发怎么办 牙长智齿吃饭疼怎么办 头发稀少容易掉发怎么办 大把掉发头发稀少怎么办 头发掉厉害洗生发灵更掉怎么办? 额头两侧和头顶头发少怎么办 额头前面头发少怎么办天生的 头两边的碎头发怎么办 30岁后头发少怎么办 生完孩子头发少怎么办 1岁宝宝头发少怎么办 头顶上的头发少怎么办呢 22岁头顶头发稀少怎么办 头发又稀又少怎么办 头顶的头发越来越少怎么办 四岁宝宝头发稀少怎么办 一岁宝宝头发稀少怎么办 三岁宝宝头发稀少怎么办 头发油急着出门怎么办 长出的头发毛糙弯曲怎么办 头发薄还掉头发怎么办 头发少掉的厉害怎么办 一洗头就掉很多头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