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活动经费的尖锐斗争(1)

来源:互联网 发布:聚酯纤维与锦纶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22:53

转述张涛之所著《解密大清社会:红楼韵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人情世故、家族兴衰、权力运作、风俗流变、道德与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揭示了红楼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破解了许多未解之谜,生动展现了清朝社会各阶层生活中的潜规则。


  海棠社成立后,马上面临着经费危机。

  海棠社的诗既不要出版,也无须发行,在这方面海棠社倒不需要钱。海棠社需要的是会务费。笔会一开,吃喝都来。开一次笔会,需要准备一些酒来助兴。贾府的主子们的饮食很好,常务理诗们也不是为了赶着吃点什么去参加笔会。但既然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总得喝点什么润润嗓子吧。那么喝什么呢?喝茶。但是,光喝茶还不行。要作诗,就要有好兴致,什么东西能使人兴致好呢?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嘛。喝了杜康,精神兴奋起来了,话也多了,舌头也快了,不敢说的话也都敢说了,于是诗兴也大发了。

  酒是辣的,喝了酒还得吃点菜让舌头不要辣麻了,也让胃口舒服一点。于是,就得准备菜。贾府的人吃惯了好的,一个茄子还得用鸡肉鸡汤弄好多遍。如果诗会上都是炒白菜、土豆丝,常务理诗们还会有什么诗兴。所以,笔会上的菜还得精致。这样一来,开一次笔会就得好几两银子。这钱从哪里来?要知道,宝玉、探春一个月的生活费每人才二两银子,一下子拿出五六两银子办笔会,对谁都是很头疼的事。

  海棠社是探春起的头,探春每月也有二两银子。但她是庶出,没有人格外给她挹注。大家在秋爽斋起诗社咏海棠后,只是“略用些酒果”。看那个意思,只是“意思意思”而已。

  史湘云当时回家去了,后来听宝玉派去给她送鲜果的婆子说大观园众姐妹结了诗社在作诗呢,当时就急得不得了,他们结诗社怎么也不告诉我。宝玉听婆子回来说云姑娘急得不得了,马上逼着贾母把湘云接来。湘云来后很高兴,主动提出“罚我一个东”,就是史湘云主动提出由她做东设席请常务理诗来参加笔会。

  当晚,史湘云兴致勃勃地在灯下拟订计划。宝钗好心地提醒她,虽然诗社是大家聚在一起玩玩,但也要认真对待,想得周到,自己花费不多,大家玩得高兴,这才有趣;你有几个钱?都拿出来做东都不够,你怎么办?

  史湘云顿然醒悟,确实如此。但大话已说出去了,怎么办呢?还是宝钗给她出主意才解决了问题。原来宝钗家的田庄上出产味道很好的大螃蟹,宝钗叫薛蟠给庄子上的人说一声,叫他们马上抓些又大又肥的螃蟹来,这是不花钱的。当时正是秋天,桂花开放,持螯赏桂乃是一件极雅的事。贾府从贾母起都爱吃螃蟹,笔会那天,请大家持螯赏桂,吃好了大家再作诗岂不是诗兴大发?

  这个主意确实很好,又雅又热闹又有趣,解决了湘云的燃眉之急。

  宝钗的为人很好,乐于助人,隐恶扬善。不幸她最后嫁给了贾宝玉这个“无事忙”,真令人惋惜。

  这次持螯赏桂咏菊诗会开得很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海棠社的活动经费问题。有红楼里的管家事后算了一笔账,这些螃蟹如果到集市上去买,起码得花十五两银子,再加上酒钱和其他的菜钱,起码得用二十两银子,把海棠社常务理诗和候补理诗的月钱(也就是每月的生活费,小姐每人每月二两)都拿出来也不够。理诗们倒可以凑合,可万一贾母闻讯赶来凑热闹怎么办?总不能给贾母吃炒白菜和土豆丝吧。经费问题怎么解决?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唯一的办法是请官中(也就是贾府大柜)拨款,也就是请凤姐拨款。

  别看凤姐和姑娘们嘻嘻哈哈的,心里面可有主意呢。凤姐拨款,自然是从大柜的预算里拨款。贾府里每个月每个人的月钱是不能任意增减的,有什么人出了事也都按“旧账”办,这是凤姐不能随便增减的。除此之外,贾府还有很多花钱的地方,例如大观园里要补种树木等等。这都是些临时性、一次性的花费,要花多少钱,凤姐决策起来伸缩余地比较大。按凤姐的计算,诗社每年有二百两银子的经费基本可以满足需要。起诗社是正大光明的事,而且有经济效益(例如作灯谜),每年花二百两银子大家应该是不会有意见的,须知贾芸领着人在大观园补种树木一次就花了二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