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2)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jar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5:36

1程序语言的基本成分包括:数据、运算、控制和输入输出。

2数据成分指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

3数据对象总是对应应用系统中某些有意义的东西。

4数据表示则指示了程序中值的组织形式。

5数据是程序操作的对象存储类类型、名称作用域和生存期等属性,使用要分配内存空间。

6数据名称由用户通过标识符命名。标识是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的标记。

7类型说明数据占有内存的大小和存放形式。

8存储类说明数据在内存中的位置和生存期。

9作用域则说明可以使用数据的代码范围。

 

数据的划分

 

1:按照程序运行时能否改变可分常量和变量。

2:按照数据作用域范围可分全局量(分配存储空间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般不改变)和局部量(一般发生改变)。

3:按照数据组织形式分为基本类型、用户定义类型、构造类型及其他类型。

 

 

运算成分: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或、与、非)

控制成分指明语言允许表达的控制结构分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重复(循环)结构。

系统函数指该门语言所提供的可以直接调用的函数。

自定义函数可以理解为设计时写的子程序,在C语言中子程序是以函数形式存在的,需要使用子程序是调用即可。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通常使用Trubo c或者visual studio 2005 来编译和运行C程序。

方法总结 

1:熟悉语言基本的数据类型和相应类型变量的定义方式。

2:熟悉语言中运行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表达式和运算符。

3:熟悉语言中进行选择判断和循环控的语句和用法。

4:熟悉语言中的输入和输出方式。

5:熟悉语言中 常用的系统函数。

6:熟悉语言中子程序的定义和通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