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简单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dashboard 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0:12

作者/yale

    
    在写习惯与简单管理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法国伟大的自然学家法布尔,曾对一群毛毛虫进行了试验。他将毛虫引到一个花瓶的边缘并成功地将第一只与最后一只相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圈,于是这些毛毛虫开始了无始无终的绕圈游行。
    完全出于习惯的力量,这个蠕动的圆圈一直在花瓶的边缘运动,一圈又一圈,以不变速度爬行了七天七夜。
    充足的食物触手可及,并且很容易看见,只是处在这个圆圈的范围之外,毛毛虫还是继续沿着它们原来的那条老路继续爬,它们完全是由本能、习惯、习俗、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操作标准,它们只是盲从。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  “开始时是我们形成习惯,后来是习惯支配我们”。我们很容易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陷入常规,让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变得机械,没有头脑。我们变得像毛毛虫一样墨守成规了。
    
    什么是习惯
    《辞海》中对习惯的定义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
    心理学家曾说,“人是习惯的动物”。  
    名教育家曼恩(Horace  Mann)曾说:“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能危害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不过,习惯或许一时有碍于达成目标,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宇宙万物各循轨道运行,彼此保持一定的秩序,毕竟也都拜引力之赐。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应用习惯的庞大引力,就能使生活有重心、有秩序、有效率。
    所以,从员工习惯入手,我们很快就可以把简单管理变成一个非常务实的、可操作的工具。正像“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培养好员工正确的简单管理习惯,运用习惯强大的力量,使员工在不自觉中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改进效率,提高品质,最终实现简单管理在员工落地生根。
    
    改变习惯从思维入手
            习惯是一种思维定式,习惯是一种行动的本能。要改变习惯,塑造简单管理习惯,就要从改变思维开始,就必须首先检讨一下,看看我们周围包括自己有没有存在一些坏的习惯。比如:写材料,我们习惯性地把材料写成厚厚一沓,好像这样才能体现的“有为”;沟通,我们习惯性地想到开会,而开会又会习惯性地议而不决;接受任务,我们习惯性地先推脱,无法推的则讨价还价;发现问题,我们习惯性地先看职责,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等等归纳起来为“五种现象”。这些现象使整体组织系统效率变得极其低下,使大量的资源成为垃圾和无效,使企业的内耗加大,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
            俗谚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因此使我们的管理变得高效和简单,就必须改变员工的现有习惯。塑造简单管理的习惯,就必须从思维入手,首先改变思维。
    简单管理的思维习惯
    在员工的思维方式上,我们需要培养五种习惯“责任、学习、思考、沟通、计划”。 
    思维的简单是行动和心态的简单的基础,只有养成正确的简单思维习惯,才能真正找到属于企业的“一”。为此,白沙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努力养成简单思维习惯,进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繁多的事情专一地做,复杂的事简单地做,简单的事认真地做,表面的事尽量少做。
    责任:在这五种思维习惯中,责任是最重要的核心习惯,因为从根本上讲,只有敢于承担责任和讲诚信才能让问题真正变得简单。当责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忽略自己在为别人耗力费心,甚至会忘了问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仅仅是因为责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正如路当中的一块石头,或许很多人习惯都是选择绕过去,而我们会挽起袖子把它搬到路边。并不是我们不能选择饶过去,只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应该把它搬开,就像别人选择绕行的毫不犹豫。
    学习:现代社会是一个生理寿命延长,知识寿命缩短的社会。高级科学技术、医学知识、心理知识……等,约在五年之间就已更新。一个在某一领域很有学问,或有充足专业知识的人,如果停滞不再学习,在五年之间,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在这种知识寿命缩短的社会,如果停止学习的时间太久,则活得愈老,可用的知识愈陈旧,愈与社会脱节,愈没有活力。如果不断学习,则脑力激荡愈频繁,理念愈新,个人的生命力愈强,社会的活力也愈丰沛。因此,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不被社会淘汰,才活得更积极、更客观、更前瞻、更健康。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建议从以下7点开始:
    1. 建立主动学习的意愿、态度及能力
    2. 熟悉多元的学习管道。如录像带、播音、电视、函授、参观、活动参与、计算机网络、光盘数据库等等。
    3. 掌握各种学习的机会。
    4. 从事学历与文凭以外的学习,把它当作爱好和兴趣。
    5. 充分运用必要的器材。
    6. 要有迅速获得信息的习惯,更要有汇整与批判信息的习惯
    思考:日本学者参天一郎硕士认为,“人才要使自己立足国际舞台,建立精确的思考习惯,强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唯一法门。”这是个人竞争力的第一步!白沙的的“五个一”就是要求我们不断思考、总结和提炼,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这“五个一”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每个月写一个案例、一条感悟、一个公式、一篇论文和一个总结。那么,我们从以下三点来考虑:
    1. 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2. 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沟通:关于沟通存在两个“70%”的说法:第一个说法是经理人把70%时间用于沟通方面,第二个说法是企业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这两个说法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沟通的问题。因此养成沟通习惯能让我们最可能地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最有可能做对,从而达到简化复杂,提高效率的目的。正确地习惯沟通习惯应该要首先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其次掌握沟通的三个环节——表达、倾听、反馈的技巧,最后要掌握与不同的对象——上司、同事、下属沟通的方法。
    计划:计划,就是针对明确的工作目标,去配置为达到目标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去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去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达到工作目标的道路,落实在纸上。在日本,对管理有这么一种认识“管理就是做计划”,他们把《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奉为管理学的教科书,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果从计划的角度来看,《孙子兵法》是在教授如何做计划的指导书,而《三国演义》则是各种计划案例库。
      我们在形成一个目标后就一定要养成制定计划保证目标完成的习惯。通常把制定计划的步骤和要素概括为5w2h——5w:what、who、when、where、why  ;2h:how、how  many。
    1.         what:计划所指的要做什么或完成什么;明确工作任务;
    2.         who:计划由谁、哪些人执行;明确工作任务的担当者;
    3.         when:什么时候执行到什么程度;明确工作任务进度;
    4.         where:在什么地方进行工作;明确工作开展地点、区域;
    5.         why:为什么要执行这样做;明确工作起因、动机;
    6.         how:怎么开展工作;明确工作方式方法;
    7.         how  many:完成多少工作;明确工作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简单管理的思维习惯需要我们企业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和规范,并辅以制度保证,不断地要求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实践和行动,坚持不懈,那么简单管理就会融入我们的骨髓,最终达到企业整个系统的简单和高效。

[本文来自白沙网站-www.bais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