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深圳情感的8个流言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9 22:47
流言1:深圳的爱情都是“钱”色的

  国人最初的关于深圳的想象,就和美国人最初对西部大开发的想象一样,遍地是黄金,充满了机会与冒险,就像最近正热门的网络小说《深圳贱人》叫嚣的那样,“赚吧,这是你好好捞钱的舞台”。

  在一些关于深圳的文学作品和一些传闻中,关于深圳奋 斗的版本是这样子的:女大学生因为不甘吃苦沦为高级交际花或者给人做情妇,从而过上豪华奢靡的生活;所谓成功女人的秘诀就是和人上床;穷小子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或者投机倒把发了大财;还有不惜牺牲男人尊严傍富婆的小白脸……在深圳赚了钱的男男女女回到老家之后,都要忍受别人在背后的种种议论和猜测。似乎在深圳发了财的人,男的都是强盗,女的都是妓女。

  只有真正在深圳闯荡过的人,才能深刻明白“深圳梦想”的意义。有一个网友说:“我有一个朋友来深圳时月薪只有800块,高中学历,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3年内拿到大专文凭,考过了高级技师,现在月薪7000。他每天看书都要看到凌晨2点。”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热门帖子叫《8000月薪的悲惨生活》,很多内地人看了之后感慨良多,说深圳人真有钱。而只有真正的深圳人才能明白其中的辛酸,在深圳,钱真不是钱。

  爱情就是爱情,赚钱就是赚钱。(文/蛛蛛)

流言2:深圳小姐满街跑

  2003年珠海“9·16”组织卖淫案被曝光后,引来强烈反响。在愤慨之余,有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珠海为什么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快速地找到200多个小姐?哪个城市会有这样的“魄力”?近在咫尺的深圳难逃嫌疑。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话越传越真,越传越有鼻子有眼 地,从开始的揣测到最后的言之凿凿。谁叫深圳距离珠海这么近,谁叫深圳在不少的文学作品中被写成三陪女的集散地?生活在深圳的人,甚至连辩解的底气都没有。

  某小说断言,“在深圳,每个女人都可能是妓女。”在这种流言下,深受其害的是在深圳生活的女人。我的朋友Lily,因为长相妖艳,身材火爆,经常受到男人的搭讪和骚扰,烦不胜烦。每次去pub,Lily从来不在门口等人,因为只要她往那里一站,没多久,就会有男人上来低声问,“一晚多少钱?”而另一位朋友,与来自香港的大学同学在毕业两年后惺惺相惜起来,但这段爱情却一直遭到父母的反对,理由是:他是香港人,传出去,人家不都以为我的女儿给人做二奶了?

  这个城市的建设至少一半以上是女人的功劳。看看深圳的发展就知道了,如果满街女人都在从事“黄色产业”,深圳就不是今天的深圳。 (文/玩子)

流言3:深圳的男人都变坏

  有人露骨地说,“看来他来几回深圳,是真的爱上这里了,确切地说,是爱上深圳的婊子了。”(《深圳,今夜激情澎湃》)而有人则干脆一刀切,在深圳,“每一个男人都可能是嫖客。”(《天堂向左,深圳向右》)

  深圳民间也是传言纷纭:某某村是个二奶村 ,那里的每个出租屋都上演了一个男人和一个二奶的故事;某某街是红灯区,上午那些发廊洗脚屋都大门紧闭,晚上则生意盈门,灯光暧昧,屋子里没有洗发剪发工具,只有小姐们露在外面的大腿……

  所有的传言都在说明一点:深圳的男人都变坏了。同时,人们还为深圳男人的变坏找到了一个十分合理的注脚:男人有钱就变坏,而深圳有钱的男人较普遍。所以,深圳男人的变坏也是顺理成章的。传说中的3:7的男女比例,给人在想象深圳男女问题的时候增添了新的意淫空间。于是生活在深圳的男人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在接待从内地来深圳的朋友或者客户时,对方总会神情暧昧地提出:出去玩玩?

  当我和另外几个朋友讨论深圳男人变坏的问题时,有两个朋友“义愤填膺”地抗议:谁说深圳男人都是嫖客了?我还是个处男呢,我怎么就变成嫖客了呢?

  所谓的变坏,只是少数人偶尔为之的事情。成功的男人在为事业忙碌着,不成功的男人在为成功拼搏着。这个城市以“深圳速度”高速前进着,稍不留神就会被抛弃在后面。深圳的大多数精英和建设者都在踏踏实实地工作着,为理想打拼,为成功加油,为爱情甜蜜,为自己心仪的那个纯洁美丽的女孩子脸红心跳。

  深圳男人,相信个人奋斗,并且敢于奋斗,相信美好爱情,并且敢于为爱走天涯。深圳男人不管对事业还是爱情,都有着高远的抱负和幻想,正是这些高远的抱负和幻想,铸造了深圳的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文/蛛蛛)

流言4:1/4孩子不是自己的

  “深圳亲子鉴定25%非亲生,30%以上牵涉二奶”。这是一篇被到处转载的新闻的标题,因为包括了高科技(DNA)和性(二奶)两大元素,所以在网上和民间传播很广,根据口口相传的特点——掐头去尾取中段,最后被简化为“深圳四分之一的小孩不是亲生!”就是如果有 四个在深圳出生的小孩排在你面前,其中就有一个“你爸爸也不是你的亲爸爸呀”。

  继《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把深圳男女关系荒淫化后,最近在网络上正流行着的《深圳贱人》更是大肆描写深圳各色女人是如何放纵情欲的:女白领到处一夜情,平素严谨朴素的居家女人背着自己的香港老公养小白脸,跻身入中产阶级的富婆与丈夫比赛各自情人的数量和质量……

  该书作者在书中明确地说,“现在深圳偷情的新动向已惠及社会最底层人了,保姆与男主人偷情早不是新鲜事,小区保安跟清洁工或是业主的保姆们打得火热,这也算是好事一桩,起码门当户对。已婚女人的情欲就像爆了口的火山岩浆,喷薄出来势不可挡”。

  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的深圳是有钱人的厕所,深圳的女人永远与贞洁无关。跟帖者众,有人这样说道:“我没去过深圳,看了你的小说以后算是对真实的深圳生活有个了解吧。”还有位年轻的网友惊叹,“我还没正式走进社会。原来社会是这样子的啊!”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看到这些回帖,我不知道该书的作者是不是很得意。自己笔下妖魔化的深圳居然能让人以为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呢?还是愧疚。为赶潮流糅合各种情欲于一体以满足大众偷窥欲望的作品居然如此轻易误导了年轻一代?(文/玩子)

流言5:只做爱,不恋爱

  慕容雪村在《天堂向左,深圳向右》里说:“再也没有坚不可摧的爱情,山盟海誓太容易被击溃,再坚固的感情也敌不过无处不在的诱惑……”在《深圳贱人》中,作者则带着点感伤,“这座城是片繁华沙漠,只适合盛开妖艳霓虹,悲伤的人们满街游走,打听幸福的下落,爱 情都只是传说……”

  据说感情的最好境界是跟同一个人“谈谈情,做做爱”,可对深圳来说,即使想“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都不行。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多一些生疏和防备,不轻易便爱得掏心掏肺,同时大批的甚至连深圳都没去过的人会不断告诫你,“在深圳,相信爱情你将死无葬身之地。”无数的文学作品创造了一个个背弃爱情,一味追逐感官刺激肉体享受的桥段,并无一例外地把背景放在了深圳。

  广州出了一个木子美,原本无辜的深圳在这股旋风中也被拉下了马,只因为木子美的一句话:深圳有更多的木子美。木子美说过很多离经叛道的话,很多话都遭到了别人的批判,可惟独这句,在没有任何核实认证的情况下便得到普遍认同。

  一夜情这种事,在深圳也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

  上过网的人都知道,网上点击率最高的帖子往往与性有关。公众的偷窥欲在网络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有人今天一夜情了,到酒吧有个什么艳遇了,会很大张旗鼓地在网上渲染一番以吸引众多“眼球”,可一些很日常的生活,比如今天我陪女朋友逛华强北了,和男朋友一起去欢乐谷坐过山车了等等,这样的事情,不见得有人会写出来,即使写出来了,也不见得有多少人关注。可所谓恋爱,不就是两个人一起过琐碎的日子么?(文/玩子)

流言6:结婚需要80万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一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发展到今天,讨老婆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养儿防老的需要了,而是演变成为一项体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同,决定阶级层次的重大决策行为。

  目前,以深圳为例,要讨一个老婆,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 很难办到的。结婚需要房子,深圳女孩很多都是一个人来闯世界,那么购一套婚房是每一个深圳男人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而买房理所当然是由男方解决,下面我以讨一个条件在中上(学历大专以上、身材相貌较好、有稳定工作)的深圳老婆为例,粗略计算一下各项成本:

  1、 房屋一套(80平方,关内),以均价7200元计,7200×80=58万。(这是朋友刚在笔架山买的“城市主场”的价格)

  2、 装修,以中等装修,80平米算,计10万。

  3、 家电及家具,计5万(有部分女方以嫁妆形式出资承担)。

  4、 轿车,以普通代步车为标准,计10万。

  5、 办喜酒,以中等酒店20桌,包括自带酒、烟、糖,计2000×20=4万,回收红包以每桌平均3000元,计3000×20=6万,盈利2万。

  6、 度蜜月,新马泰、云南、海南为主要出行地,就选去韩国好了,平均每人费用以6000为标准,计6000×2=1.2万。

  7、 从泡妞到决定结婚这段时间(恋爱期),包括出去吃饭、买礼物、娱乐、旅游、送女友父母节日礼品等,平均每月以1500元的标准,谈2年,计1500×12×2=3.6万。

  综上,各项成本合计58+10+5+10-2+1.2+3.6=85.8万。

  以男方年薪6万,而不用家里钱来算,85.8万/6万=14年。最后得出结论为:男方倾家荡产+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4年=在深圳讨一个中上条件的老婆的成本!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关于深圳结婚成本的帖子,惹得许多网友惊呼“深圳男人真可怜”。当我这个未婚深圳男青年看的时候,也是胆战心惊:我离85万还好远啊,可离大龄男青年好近啊。

  不过从胆战心惊的状况下冷静下来一想,有点危言耸听哦。先不说这结婚不是男孩一个人的事,就是这第一项房子也不需要一次性付清的。第三项的车子嘛,也不是必须一结婚就要买的;至于最后一项,那就有多大力使多大力啦,没有必要硬性规定,深圳女孩也不是蛮不讲理的。

  当年父母几十块钱就可以结婚,如今当然不能这样,但85万的价位,夸张了点。(文/风云)

流言7:比例失调,男人吃香

  “据说深圳男女比例3:7 这是否很准确就不得而知了!”;“听说某网站在深圳举办了交友见面会,去的女的大大多于男的。看来深圳大龄女青年还真的远远高于男青年!”;“这种情况在关外尤其严重,一般的工业区,男女比例仍稳居1:3-1:7之间,以至于有的工 厂被戏称为‘尼姑庵’。”

  这是几个关于深圳男女比例失调的传言。我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有同学很是羡慕,原因是听说深圳男少女多,男孩很吃香。

  深圳社科院性别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近期所做过的“深圳人口结构与婚姻家庭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男女比例为97.17:100。虽然性别比例未出现大的失衡,但深圳人口构成,具有区域性不平衡和结构差异明显等特征,尤其是特区内和特区外,家庭户和集体户(多为非户籍人口)差异明显,在各年龄段的性别比,体现出结构性失衡,15至24岁的年龄段女多于男,25至29岁则男多于女。有小情侣斗嘴,男孩说:深圳女的多,我再去找一个。女孩反击:锅里的,碗里的,筷子上的,那都是别人的,就是这嘴里的,你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咽下去。这样看来,1:7是个深圳男孩们自我安慰的数字了。其实在深圳,女孩也是要追的,而且要死命追。(文/风云)

流言8:深圳,香港人情感的廉价倾销地

  说到深圳,香港是绕不过去的。谈起这两个紧紧相连的城市,因为收入上的差别,大家就很自然地产生一些联想。于是周末从香港一方来深的众多单身人群成了新闻,从深圳一方去港的俊男美女也成了新闻。而最明目张胆的新闻标题是“香港人,在深重拾老爷 感觉”。这也符合了许多人深圳是香港的廉价倾销地的想法,无论是物质还是情感。

  “××村是二奶村”,“这个××是专门给香港富婆服务的”,这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仿佛每个香港车牌后面都藏着一个二奶或者二爷的故事。而一提起“二奶”这个字眼,许多人都会在脑海里闪现出三个关键词:深圳、香港、货柜车司机。

  不可否认,深圳确有一个二奶群,“二爷”这回事在这里也不算新鲜,但由此就得出深圳是香港人的情感廉价倾销地的结论,就未免太过于武断了。

  爱情是个跷跷板,只有不停地你上我下,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香港人,深圳人相恋的不少,爱情中也有主动被动,主角配角之分,但这只和爱情有关,与籍贯无关。

  当各种香港人与内地二奶的小说、采访、电视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这个城里的人相信:故事就是故事,生活就是生活。(文/风云)

  

  尾声:深圳,她不是情感的天堂,更不是情感的地狱。这里的人喜欢钱,但不只拥有钱。在这儿认真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真诚的恋爱。

  流言止于智者。这些善意的,或者恶意的流言给深圳添加了点“危险”之城的色彩,让许多原本想一亲芳泽的人儿却步。

  “要知道榴莲的味道,就请亲自来深圳尝一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