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和思考中学习现代经济学

来源:互联网 发布:犯罪现场调查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7:37

    对于现代经济学,我在读书期间比较系统地学习过三次,准确地说都没有学明白,除了记住几个定理和结论(可能还忽略了前提假设和所讨论问题的环境),应付考试之外,对经济学的理解可能连肤浅都谈不上。
    现代经济学引入中国后,称为西方经济学,以区别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来细化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中级微观、高级宏观等等,等级的划分是根据数学程度来确定的。八十年代中期,经济学开始在大陆传播,部分专业开始尝试开设这门课程,我最早学习使用的是台湾郭婉蓉编写的《总体经济学》的油印教材,老师也是现学现卖,我们只是感到这种经济学与从小就开始灌输的政治经济学很不同,有了曲线,有了价格,有了人对商品的感受——效用等等,与生活有了一些贴近;研究生期间曾经有幸在福特班学习了一年,号称“黄埔六期”,美国人给我们系统地讲授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等等,十几本大部头的原版教材确实让我们饱尝经济学之苦,同时也大开眼界。那时的任务是应对考试,拿到证书,对于各种流派只是浅尝则止,对于曲线为什么是垂直的,为什么是水平的,只能做应试的理解。福特班结业后,为防止“和平演变”,组织上安排人民大学的著名教授为我们进行“消毒”,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逐个章节地进行了批判,使我们本来就领会不深的学问更加含混。读博士生期间,再一次学习经济学,却是所谓的“高级课程”,由北大的著名教授给我们用微积分推导了一遍经济学,我从数学的角度对老师暗生钦佩之外,对经济学还是糊里糊涂。
   
工作之余,找来亚当.斯密、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的原著没有功利性地认真研读一番,唯一目的就是想搞明白现代经济学是什么?经济理论是如何产生的?解决什么问题?
   
开博客,写心得,相当于自己在一个现代化的平台上又攻读了一次研究生。经过三年的研究,不敢说搞懂了经济学,但可以说入门了,比在校园中的学习要清晰的多,思考也深刻的多一些,读书笔记中,一些是学习后的收获和心得;一些只能是记录与充数之作;一些是理解中的冥思苦想,一些是偶然的心血来潮之作。这些笔记既是读书的收获,自学的答卷,也是对问题的思考,是继续学习研究的起点。

    在工作和实践中重读经济学,使理论接近了现实,使经济学不再遥远。从枯燥到兴趣盎然,从盲从到鉴别力的增强,几点收获与体会记录如下:

 

1、现代经济学主要在于宣扬市场经济理论,市场观念应该深入人心。
    如果说现代经济学分为宏观与微观,那么公认的主流是,微观经济学始于亚当。斯密,宏观经济学始于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属于全人类,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只有国情的不同、有认识阶段的差异,没有什么西方经济学、东方经济学之分,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探索所形成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是市场经济国家遵循和发展的理论。
   
现代经济学在中国存在一个断层,现代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当初的遮遮掩掩到现在的登堂入室,其间克服了许多经济学理论之外的障碍。市场经济的观念同样有一个启蒙的过程,有一个普及的过程。
   
在建国以后4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将资本论作为经济学的正宗理论,其实更准确地说是苏联版本的政治经济学,近两代人都是接受的这种经济学教育,不用说理论的创新,实践中的指导,仅从思想观念上自觉地用市场理论去判断思考问题就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学者杨继绳先生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文革”前的政治经济学讲资本主义可归纳为四个字——“造反有理”,讲社会主义可以归纳为五个字——“社会主义好”,学生掌握了这九个字,老师的目的就达到了。在改革初期,揭露和批评计划经济体制,倡导市场经济体制,是要承受极大的政治风险的。从有计划按比例,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政府调节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批有智慧和勇气的经济学家,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经历了许多磨练,才使中国人部分地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接纳了市场经济体制。即便如此,市场经济的观念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如何运用市场理论更显得陌生和稚嫩。自由市场理论被当作放任自流、自由化等等异端来看待的倾向还远远没有消除。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1776年,与美国《独立宣言》同一年诞生的《国富论》,主题是呼唤给人们经济自由,倡导天赋自由的原理,揭露重商主义给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停滞,寻找能够创造普遍富裕的正确的经济学。
   
以“天赋自由体系”构建了所谓的“古典模型”,指出了国民财富来自于劳动分工,来自于生产和交换,一个国家可以在不损害其他国家的情况下致富,全球贸易通过自由市场的力量提高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水平,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产出。古典模型所包括的三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由、自我利益和竞争。自由是指生产和交换产品以及劳动和资本的权利;自我利益是指从事自己的业务并迎合他人自我利益的权利,这一开明的自我利益的学说经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竞争是指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换中竞争的权利。这三个特点被认为可以将无数人自愿的自我利益创造出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而政府应将其活动限制于司法、维护私有产权和防范外敌入侵等有限的范围,对经济事务应实行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总政策,包括自由贸易、低税收、最精简的官僚机构等等。在这种学说诞生200多年的过程中,它经受了众多的批判和赞扬,但至今依然不朽地发挥着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调整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领着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经历了凯恩斯革命后,而有弗里德曼又进一步地向自由推进。
   
中国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道路,我们就不可能跳跃这个认识阶段来建立空中楼阁的经济学理论,高等学校应当站在潮流的前列,以市场经济的普及为重点,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承担起思想启蒙的重任。对“劳动价值论”可以作为一种学说继续探讨,但不能用它来衡量其他理论。用理论来检验真理,而不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本身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认为,学习现代经济学一定要领会经济人的含义,正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将日常生活中情怀各异的芸芸众生赋予理性的利己的经济人含义,会对许多现实行为理解得更为透彻和清晰。认真系统地学习经济学之后,就会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审视现实,这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至少是一种思路。
   
对于经济人假设以及私利这个词不能狭隘地理解成缺乏远见的自私自利、仅仅关注直接的物质回报等,这是对经济学的误解。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中清晰地阐述到,“私利并不是目光短浅的自私,凡是人们感兴趣的,凡是人们所珍爱的,凡是人们所追求的,都是私利”。


   
例如,1993年发行国债时,适逢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国债宣传口号是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这里强调的信念和精神,潜台词就是人民应该理解国家的难处,踊跃购买国债,可是无论怎样宣传,国债还是难以发行,最后只能靠行政摊派,由国家机关干部来认购而完成了发

行任务。后来采取了保值贴补政策以及明显高于同期定期储蓄的利率,国债发行就顺利多了。利率作为货币的价格集中代表了人们的利益追求,假设人们都不在乎利息,都是公而忘私的,那么利率杠杆就会失灵;如果认识不到这种自利性,那么整个金融体系很难正常运转。
   
时下最热门的创业板建设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原则,加之离创业板推出还有时日,投资者开户冷清,券商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依然开户寥寥,而一旦新股发行申购,投资者以10倍的踊跃争相入市,财富效应胜过了一切宣传和教育。
   
再比如,政府机构的改革几年开展一次、循环一次,从来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除了政府职能难以转变这个根本原因外,公职人员的利己因素没有得到引导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问题,政府工作人员也是普通的理性经济人,绝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除了身份不同之外,利己的本质不会改变,靠道德说教改变不了本质。在这样的状况下,寄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地搞好机构改革,甚至引领经济健康发展,是不现实的,利己主义所形成的部门利益将一切良好的愿望大打折扣,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认为自己应该精简,而都是要加强和扩充。“各部门都想对本行业进行管理和限制,千方百计地使其业务范围定的宽泛一些,都想推行各种执照来扩充权力......推行各种执照的理由总是一样的——保护消费者”。这就是弗里德曼对政府的质疑和嘲讽。
    真正领会了现代经济学的精髓,对许多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并提出符合经济实际的看法。例如,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城镇人均收入增长水平,网友认为统计不实,于是“被增长”、“被平均”成为网络的时髦语言。我想,如果抛开主观粉饰太平的因素,问题就出在统

计方法上。一个年收入上百万的人,将使一百个穷人的收入“被平均”、“被增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引入洛伦茨曲线的分类方法来统计呢?将家庭或个人的收入分布情况统计出来按照家庭总数的1/5为一组,分成5组,每一组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及其变化情况比“被平均”更清楚地表明收入变化情况。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统计出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贫富差距状况是否改善?同时也回答了,是否存在04%的富人占有了70%的财富?

 

3、学习现代经济学应牢记前提假设,防止经济学定理的滥用
    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都是毫无意义的。现代经济学尤其如此,虽然某些假设条件过于严格甚至并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利率调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理论依据就是: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储蓄增加,消费下降,但效果如何呢?除了对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造成影响之外,我国的多次利率调整并没有达到控制投资和消费的目的,或者说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货币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现代经济学中明确指出:在市场经济国家,绝大多数投资品是私人所有......利率是由市场形成的。在此前提下,才有利率对投资的影响作用,不具备这两个前提,理论就很难发挥作用。拉动中国经济的投资是政府投资,消费是集团消费,既然非个人所有,成本就是第二位的,也可以说不计成本,利率当然不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上,针对个体的定理,对于总体可能就是错误的。其原因还是在于前提假设。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但其成立的前提是假设其他商品价格及消费者的总收入保持不变,如果其他商品的价格都下降,那么“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定律就难以成立。同样的道理,一农户获得丰收,收入增加,生活状况改善,但所有农民都丰收,收入却不一定增加,很可能是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一个人的工资收入增加,获得更多货币,生活改善,如果所有人都增加货币,那就是通货膨胀。因此,运用经济学的定理,一定要注意其前提条件,否则就会陷入经济学的误区。

 

4、数学工具可以进行科学证明,更是推进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工具。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使之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数学。因为经济学试图科学地解释人类社会的活动规律,科学规律总是符合逻辑的,而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这一共同点,使经济学与数学结缘。著名的经济学大师普遍地应用数学工具来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一个个精彩模型的背后都是数学的娴熟应用,因为数学可以使理论的逻辑更加严密,从而更好地解释世界。
   
经济学与数学紧密结合的标志之一就是产生了经济计量学,它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应用于经济问题,方法论上,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发现规律,建立模型,预测模拟,然后做出经济如何运作的理论。这门经济学分支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量数学的引入,使经济学理论日臻成熟。
   
但是中国经济学界使用数学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原因一是思维方式,二是数学水平,三是科研环境。过去接受的“文科”教育使我们的经济工作者,也包括“经济学家”,对于现代经济学不容易上手。科研的成果关注的是字数和著作,评奖的依据是领导的批示,解决的问题是回答领导关心的问题,这样,我们产生了很多经济学家,却没有经济学理论的进步,离国际上先进的经济学理论成果越来越远,更不用说诺贝尔奖了。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高校的基础做起,用科学的精神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这里并没有将数学与科学精神划等号的意思。对于精通数学的人来说,把经济学定理表述成数学公式可能就是通俗化,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推导。因此,我认为,经济学要发展离不开数学,而经济学要普及却要淡化数学色彩,因为能够搞懂博弈论、数学规划以及数理统计的人毕竟是少数,比中国的“经济学家”少的多。
   
普及经济学,不能用数学去衡量,但是,衡量经济学家的素养,离不开数学水平。


5
、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经济学的推广,经济学逐渐成为了“显学”,甚至有了“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经济学家也变得异常走俏,似乎他们已经成为改变历史的推动者。然而,相对生动而复杂的社会实践来说,经济学理论依然显得单薄而无力。任何一个定理和模型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特定的问题,而不可能解决经济学的全部,如果求全责备,经济学理论很难站得住脚,这也是经济学流派众多的原因之一。
   
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们尤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对待现代经济学理论这个问题上,应该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扎根实践,不随波逐流,潜心研究,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著名经济学家索洛担心对社会声誉的渴求会导致某些经济学家夸大自己的知识。他批评经济学家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不可遏制的急切心情,要将他们的科学拔高到超越科学本身的极限的程度,总想将问题回答得比自己有限的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更为精巧的程度。而没有人喜欢说‘我不知道’”。
   

   这是对经济学家最好的忠告,也是学无止境的科学态度。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