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十年总结(二):压力指数,只要不被压垮,压力就是动力

来源:互联网 发布:amca战斗机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05:05

 对我来讲,从事技术工作,也算是兴趣和职业的统一,

十年来每每面对困难和压力,虽然彷徨过、烦闷过,却从未感到过绝望,也从不想放弃。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压力会松懈,松懈就意味着着退化,

所以,如果工作中长时间没有挑战和风险出现,也应该有所警惕,主动给自己寻找一些刺激。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搞计算机的就是“白领”,有“高收入”行业的观念,

近年来,“软件蓝领”,“IT民工”等名词的出现,让我们很难再将计算机行业定义为“优质”行业,

进入这个行业,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激烈的竞争。

不过也没必要太悲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觉得计算机行业仍然比传统行业有着更多的机会。

昨天看到一位17岁小朋友的慷慨陈词,高一辍学去学软件开发。

这种事情不能简单的说好或不好,但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从事这个行业所需的激情和强烈的兴趣

最近收到一条短信说:很多人生活得不快乐,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我曾经一度佩服这些“箴言”的作者,也经常拿这些话“啊Q”一下,

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却发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这些话更像是带麻醉作用的慢性毒药。

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都是不能逃避的,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将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

才能博取真正的幸福。

似乎扯得有些远,还是说说我这十年来所感受的压力吧。


工作压力篇:
                 *** 压力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度(每字符代表一个季度)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小地方的电信公司,除了刚步入社会的紧张感,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压力可言。

头半年,在数字机房跟着师傅们做维护,也算是将学校的书本知识稍微证实了一下。

半年后,我和另外一名新分配的同事被调去“因特网俱乐部”,这是一个不能说无聊,但是挺颓废的一个部门,

说白了就是由电信公司出资开办的一个“大网吧”,旨在向社会宣传互联网业务。

当时这个俱乐部有三十多台机器,每天的工作就是来人上网登个记,其他时候就爱干啥干啥。

由于当时互联网普及率很低,所以来俱乐部的人比较少,而且一般有三-四个人同时上班,所以工作是相当悠闲。

俱乐部的经理也是有一定头脑的,他觉得照此下去,部门做不出什么成绩,自然不会受公司的重视,

于是,他决定面向社会推出“互联网培训计划”。

要培训就需要讲师,这时候就体现出学历的作用,他首先来征求我的意见(因为另外一个人是中专),问我能不能讲。

我在这件事儿上倒没有太多犹豫,一方面是因为刚工作,还不会耍滑头,另一方面也想锻炼锻炼,就应承下来了。

这下压力就来了

在此之前,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过言,站在台上讲话会紧张,所以我首先要克服怯场。

而且,教材也需要自己组织,为此,我学习了flash和ppt,制作了课件。

就像看恐怖片一样,真正可怕地不是真相,而是揭开真相的过程,

第一期培训之前,自己忐忑的设想过很多尴尬的场景,比如说错话、控制不住时间、回答不出问题等等,

但事实并没有此前预想的那么糟糕和困难,我的第一次讲课,基本上轻松过关。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中,我陆续主持了几期培训,都算比较顺利,然后被调回了局里,开始参与“信息港”的建设。

“信息港”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官方网站,由各省、地、市的互联网部门负责建设。

插曲

实际上是俱乐部的经理因为“业绩突出”被率先调回数据分局做副局长,然后他又召回我做他的得力干将,

这些都是我在离开以后,慢慢领悟的。

这一次转岗,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之前为了满足培训需要,自学了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三剑客,

但对自己还是没有信心。果不其然,我遭遇了一个小小的挫折。

适逢信息港页面要改版,领导要求我代表的新加入人员和原有团队各制作一套页面,评审后决定用哪个,

结果是我做的方案落选了。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的评价是:整体风格太像个人主页,不大气。呵呵,UI这东西,需要天分啊,至今这方面也没啥改善。

但我最大的特点是积极、努力,领导用起来顺手,呵呵。而且在当时的环境,

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毕业于正规的邮电大学(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我被分配到这里是多么弱的表现),

还是比较受器重的。

2000年的信息港网站,还是以静态网页为主,基本没有什么人看,配有一个聊天室,倒是比较受人欢迎。

制作静态网页并不是我兴趣所在,况且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有两位女同事逐渐接手了这部分的工作

跟我一起从俱乐部过来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跟我同时入职,并一块儿被调来调去的同事,

还有一个原来的老员工,但也是特别爱钻研,她后来成了一个非常称职的美工flash+fireworks)。

我们的加入,实际上引起了一场小团体的斗争,集中体现在聊天室的升级上。

信息港最受欢迎的业务“聊天室”,只能支持150人在线,

已经开始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当时技术更好的聊天室已经出现(就像当时的碧海银沙所采用的),但他们不愿意采用。

很多进电信公司的人都有背景,领导说不动他们也拿他们没办法,况且即便没背景,这种企业进去了如果没有犯啥大错误,领导也没辙,消极怠工,根本算不上大错误。

当时不谙世事的我跳了出来(其实我本没有争斗的意思,只是本着一种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态),

提出要用新技术重新建立一个聊天室。

在两位副局长的支持下,经过调研、选型,从局里申请了3000元的经费,购买了一套代表当时先进技术的聊天室程序,

开通了5个聊天室,每个聊天室都可以支持500人在线(后来我了解到,同时在线人数最高也没有超过600人)。

聊天室积累了人气,我成了令广大网友们向往的“超级管理员”,也因此结识了几个朋友,只可惜到北京后联系的少了。

每天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泡在聊天室里,踢人,跟别人耐心的解释为什么不能批准他为管理员。

这之前所有工作,可以说都和软件开发扯不上关系,聊天室系统逐渐稳定以后,我开始想建立一个社区,

于是找了一个开源的系统,基于ASP的,开始了修改、调试别人代码的工作,也逐渐走上了软件开发这条路。

社区调通上线后,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开始喜欢编程,后来又自己写了一个随机广告展示模块,和一个小说连载的模块,

来丰富社区的功能。

我写得内容似乎有些对不上题目,好在这不是命题作文,各位看官将就着看吧。

关于我的第一份工作到此结束,下一篇就是我的考研之路和北京之行了。

欢迎大家继续捧场!!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