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内联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视频免费制作网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9:05

附:http://blog.csdn.net/yingxunren/archive/2009/10/12/4656627.aspx

8.5 函数内联

  8.5.1 用内联取代宏代码

  C++ 语言支持函数内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函数的执行效率(速度)。

  在C程序中,可以用宏代码提高执行效率。宏代码本身不是函数,但使用起来象函数。预处理器用复制宏代码的方式代替函数调用,省去了参数压栈、生成汇编语言的CALL调用、返回参数、执行return等过程,从而提高了速度。使用宏代码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出错,预处理器在复制宏代码时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边际效应。例如

  #define MAX(a, b) (a) > (b) ? (a) : (b)

  语句 

  result = MAX(i, j) + 2 ;

  将被预处理器解释为

  result = (i) > (j) ? (i) : (j) + 2 ;

  由于运算符‘+’比运算符‘:’的优先级高,所以上述语句并不等价于期望的

  result = ( (i) > (j) ? (i) : (j) ) + 2 ;

  如果把宏代码改写为

  #define MAX(a, b) ( (a) > (b) ? (a) : (b) )

  则可以解决由优先级引起的错误。但是即使使用修改后的宏代码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例如语句 

  result = MAX(i++, j);

  将被预处理器解释为

  result = (i++) > (j) ? (i++) : (j);

  对于C++ 而言,使用宏代码还有另一种缺点:无法操作类的私有数据成员。

  让我们看看C++ 的“函数内联”是如何工作的。对于任何内联函数,编译器在符号表里放入函数的声明(包括名字、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如果编译器没有发现内联函数存在错误,那么该函数的代码也被放入符号表里。在调用一个内联函数时,编译器首先检查调用是否正确(进行类型安全检查,或者进行自动类型转换,当然对所有的函数都一样)。如果正确,内联函数的代码就会直接替换函数调用,于是省去了函数调用的开销。这个过程与预处理有显著的不同,因为预处理器不能进行类型安全检查,或者进行自动类型转换。假如内联函数是成员函数,对象的地址(this)会被放在合适的地方,这也是预处理器办不到的。

  C++ 语言的函数内联机制既具备宏代码的效率,又增加了安全性,而且可以自由操作类的数据成员。所以在C++ 程序中,应该用内联函数取代所有宏代码,“断言assert”恐怕是唯一的例外。assert是仅在Debug版本起作用的宏,它用于检查“不应该”发生的情况。为了不在程序的Debug版本和Release版本引起差别,assert不应该产生任何副作用。如果assert是函数,由于函数调用会引起内存、代码的变动,那么将导致Debug版本与Release版本存在差异。所以assert不是函数,而是宏。(参见6.5节“使用断言”)

  8.5.2 内联函数的编程风格

  关键字inline必须与函数定义体放在一起才能使函数成为内联,仅将inline放在函数声明前面不起任何作用。如下风格的函数Foo不能成为内联函数:

inline void Foo(int x, int y); // inline仅与函数声明放在一起
void Foo(int x, int y)
 {
 …
 }

  而如下风格的函数Foo则成为内联函数:

void Foo(int x, int y); 
inline void Foo(int x, int y) // inline与函数定义体放在一起
 {
 …
 }

  所以说,inline是一种“用于实现的关键字”,而不是一种“用于声明的关键字”。一般地,用户可以阅读函数的声明,但是看不到函数的定义。尽管在大多数教科书中内联函数的声明、定义体前面都加了inline关键字,但我认为inline不应该出现在函数的声明中。这个细节虽然不会影响函数的功能,但是体现了高质量C++/C程序设计风格的一个基本原则:声明与定义不可混为一谈,用户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知道函数是否需要内联。

  定义在类声明之中的成员函数将自动地成为内联函数,例如

class A
 {
 public:
  void Foo(int x, int y) { … } // 自动地成为内联函数
 }

  将成员函数的定义体放在类声明之中虽然能带来书写上的方便,但不是一种良好的编程风格,上例应该改成:

// 头文件
class A
 {
 public:
  void Foo(int x, int y); 
 }
// 定义文件
inline void A::Foo(int x, int y)
 {
 …
 }

  8.5.3 慎用内联

  内联能提高函数的执行效率,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函数都定义成内联函数?

  如果所有的函数都是内联函数,还用得着“内联”这个关键字吗?

  内联是以代码膨胀(复制)为代价,仅仅省去了函数调用的开销,从而提高函数的执行效率。如果执行函数体内代码的时间,相比于函数调用的开销较大,那么效率的收获会很少。另一方面,每一处内联函数的调用都要复制代码,将使程序的总代码量增大,消耗更多的内存空间。以下情况不宜使用内联:

  (1)如果函数体内的代码比较长,使用内联将导致内存消耗代价较高。

  (2)如果函数体内出现循环,那么执行函数体内代码的时间要比函数调用的开销大。

  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容易让人误解成使用内联更有效。要当心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可能会隐藏一些行为,如“偷偷地”执行了基类或成员对象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所以不要随便地将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定义体放在类声明中。

  一个好的编译器将会根据函数的定义体,自动地取消不值得的内联(这进一步说明了inline不应该出现在函数的声明中)。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