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胜春: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当代教育》,我是胜春。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会面临很多次选择,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抱怨,说当面临抉择的时候,总会患得患失,不知道如何做出抉择。这有点像著名作家柳青说过的那样一句话:人的一生虽然很漫长 但是关键之处只有几步。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朱清时,在他的人生历程当中,就曾经有过两次看似错误的选择,但却给他的人生带来重大机遇。今天我们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共同走近朱清时,来听一听他的故事。

  解说:他的童年在艰辛和困顿中度过,他曾经是一名未受过任何教育的山沟里的普通工人。而如今,他却成为了一位蜚声世界的杰出化学家,两院院士,大学校长。

  他就是朱清时。有一封信,他保存了40多年,因为这封信决定了他的高考志愿,影响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关于这封信,还得从他的童年谈起。

  朱清时童年时代家庭比较困难,父亲工资很低,姊妹七个靠母亲为别人洗衣服,砸石头挣钱养活。所以,人生一开始他就强烈的意识到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朱清时:要得到一点零花钱非常之难,偶尔有的时候为母亲做一些事情,母亲就奖励一两分钱,一旦得到母亲给的一分钱,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租书摊上去。那个时候看的小人书,英雄主义的书比较多,比如像黄继光、董存瑞样的书,所以从小吧,这种英雄主义在心里头就扎了根。比如母亲叫我去买酱油,我拿了瓶子边走就边想象,想象自己成为了像英雄那样做事情,然后在想象中间任自己驰骋变成一个英雄,这就是小时候我心里头最大的快乐。

  解说:朱清时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很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知道周围世界的真实情况,对人类文化创造的很多知识充满了渴望,很想了解他们。初中时,朱清时读了一本《海底两万里》的书,曾经一度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朱清时:到高中我的兴趣又开始转变了。原因就在于吧,那个时候有个非常好的数学老师,这个数学老师叫周泰金,这个老师老先生教几何一丝不苟。我还记得很清楚就是他每次一到教室里头来,他带的教具很简单,他画圆圈就是用个图钉往黑板上一按,然后用根绳子一拉直把粉笔拴在绳子的这一头绷紧这个绳子一画就是个圆圈。他讲几何讲得很生动,讲得很生动就是让我们突然感受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世界就是用几条很简单看起来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加上逻辑推论,当然还有些定义,然后就可以推出很多很多你原来意想不到地结论来,这个当然对年轻人来讲非常神奇了,所以那个时候突然我就发现,原来几何它就像数学的其它分支一样,是自然界的语言。就说人啊,我们是用语言在说话。自然界它不像人,它不能发声,它用什么跟人交流呢?它用数学。数学是一些规则,这个规则就像语言一样把自然界的奥妙告诉你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充满了很强烈的好奇心,想当个数学家。那个时候很幼稚了,当时看了很多数学的故事。”

  解说:法国数学家伽罗华是朱清时第一个童年的偶像。伽罗华是位短命的伟大数学家,仅仅活了20岁,但他却在中学时用一个非常巧妙的思路将几百年来悬而未决的高次方程的解析解的问题彻底的解决了。

  朱清时:我记得那篇文章里头最后一句话就是:伽罗华像彗星一样从人类闪过就是它发出的光很短但是很耀眼。

  解说:由于对伽罗华的崇拜,朱清时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很想象伽罗华一样解决数学中的难题。著名的数学难题就是数论中的质数理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质数理论呢?只有十几岁的朱清时每天都在冥思苦想,写了一本厚厚的小册子。

  朱清时:那个时候年轻人吧,也不知天高地厚,就想应该怎么去解决质数理论等等,还很胆大。当时心中的偶像就是华罗庚,华罗庚当时正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副校长、数学系的主任,写了封信就要讲我要想怎么去解决质数理论,大概是六二年初,寒假的时候班主任就把我,很好奇地把我叫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去,原来这个华罗庚回了信了。那个时候的班主任他没有任何的隐私意思的,他们一看到中国科技大学给朱清时回封信就拿去,拆开看了,然后我回来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咦?怎么回事情?我才跟他们解释怎么回事。然后他把这个信交给我,所以我那时候很感动,华老这封信简单几句话,我还记得很清楚意思就是:朱清时同学你的来信收到。你想解决的质数问题很重要,但你现在正在中学学习阶段,还是学好基础知识,为要今后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就这么短短几句话,但对我来讲已经是非常非常大的精神力量了,从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如果上大学的话,我其它学校都不会上就肯定要上中国科技大学,肯定是来听华罗庚讲课,哪怕是看华罗庚讲课也行。我对数学的热爱使得我在六二年成都市举行第一届数学竞赛的时候得了一等奖,这个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当时我就想我以后要从事数学。

  解说:朱清时在数学上的才华崭露头角。他对学习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高考时,他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梦想中的中国科技大学。 历史有时仿佛有着某种巧合,像一个轮回,现在的朱清时像当年的华罗庚一样也成为了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他时常会来华老像前看一看这位深深影响过他的人。

  1963年的时候,朱清时走进了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是他人生第一次机遇。因为科技大学给了他一生受用无穷的各种知识和训练,在这里他可以领略到像严济慈,钱学森,华罗庚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风采,可以亲耳聆听这些大师的教诲。

  朱清时:我的大学生活吧,如果用一个简短的话来概括就是充满了进取精神,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这种心情吧。我想是比较好的反应我在大学时代日记本上写的一首诗:

  不能只用看望的眼光等待未来,

  我们对于美好的未来只付之于幻想,

  未来就在我们身上,

  我们自己就是未来的种子,

  要用无穷的智慧和创造使它发芽,

  让它迅速生长吧!

  勤奋学习吧!

  永远相信未来吧!

  未来总是用微笑欢迎我们的。”

  解说:正因为小时候在朱清时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英雄主义的种子,使他从小有一种强烈的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使命感。他又受到一些杰出人物的影响,这使他强烈的渴求知识,喜欢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正当他满腔热情追求进取的时候,命运之神却与那一代的莘莘学子们开了一个玩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8年,朱清时大学毕业了,他们这一届分配是工宣队操作,那时候学校瘫痪了,68年底在定分配方案时,“工宣队”师傅将他分到了天津市工作。在“工宣队”找朱清时谈话时,他得知一位福建同学因怕不适应西北寒冷的气候,提出不太愿意去青海工作,便主动向“工宣队”提出愿意和那位同学调换一下。

  朱清时:结果真的就变了。宣布之后吧,有些同学知道了我原来是分到天津的怎么变到青海了,就纷纷说我,就是说,哎呀,你真傻一般人都不去的。

  解说:在朱清时想象中的大西北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就这样,分配方案在正式分配时换了个,大学分配被看作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结果,68年,朱清时来到了青海,结果被分到了位于西宁市郊区的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普通的修炉工。然而这个看似错误的选择却给朱清时带来了重大机遇。

  朱清时:我记得我去了铸造厂就流传了一个说(法),铸造厂分了一个造原子弹的人哦。因为我是学核物理的以前,大家都知道核物理造原子弹的,就给我取了个绰号叫“原子弹”。然后分配工作我还有另外两个大学生就分到铸造车间,铸造车间是铸造厂最苦的车间。

  解说:他的主要工作是修冲天炉,那是铸造车间最苦最累的工作。在炉内融化生铁的几千度高温冷却到几百度时,他就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帆布帽子,从炉门钻进去。同时,这个工作也十分危险。

  朱清时:为什么呢?因为炉腔完全是耐火砖这样贴起来的。你敲的时候吧,有可能一震动所有的别的砖都塌下来了,就把你埋到里头了。埋到里头你想想那个冲天炉多高啊,一埋到里头不死也都终身残废,所以是非常危险的,经常发生事故。当然我们也很小心,因为老工人就教我们看动静,你只要看到周围开始落沙子了,赶快钻出来,就是有迹象了,就像泥石流来了,你慢了之后就压到底下,所以每次进去,都是生与死之间一样。

  解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和他一起分来的很多大学生都放弃了进取的斗志,变得颓废了,消沉了。

  朱清时:当时流行的事情就是一下了班大家就打扑克,喝酒就是轮流着,今天你请,明天我请,然后喝了酒就开了抱怨怀才不遇、抱怨大学白读了、抱怨没有前途怀才不遇,每次总有喝醉的,然后打扑克就打通宵。

  解说:慢慢的,朱清时觉得这样是一种消磨斗志,浪费时间的做法。由理想主义演变成的使命感使他认为,青春的宝贵时光应该用来读书学习。然而,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想读书是有风险的。要被扣上“白专”的帽子,想学英语甚至要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但是他还是压抑不住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每天偷偷做数学题,学英语,看量子力学的书。

  朱清时:那个时候心态很朴实,就是觉得我的一生我不愿意就像这样喝酒 打扑克就这么过了。我总觉得我还应该有种使命,想为这个社会,为国家做些事。我就在想,总有一天这么大的国家会需要一些人为他做事的,到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样的有什么才呢?有什么本事为它做呢?我说怀才不遇你还得想想你有没有才呀,我觉得我们大学学了三年还远远没有学够,还说不上有才,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打扑克喝酒上,还不如好好读读书,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读书会有什么出路。

  解说:由于他没有放弃学业,他的一篇论文在当时唯一的学术刊物《复旦学报》上发表了。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间是很少的。论文发表了,可是,他的命运能出现转机吗?

  朱清时:所以到74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转机。

  解说:1974年,中国科学院为跟踪国际科技发展新动向,想组织一些重大科研项目,适应日新月异国际科技需要。其中一个项目是用激光分离同位素。当时,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争取到了这一重大项目。朱清时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朱清时:我得到消息了,我就毛遂自荐跑上去了。唉呀,这个事多好,我本来内心就很冲动,想做从事科研,不管研究什么东西我都想搞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叫康静文,他是西北大学,58年毕业的,学化工的。他给我谈了几句之后吧,问了我专业背景,他马上拿了一篇英语文章给我,那文章翻译过来叫做《化学中的激光》,很厚。他说你回去把它翻译成英文,然后再拿来给我看,看意思就是考验一下吧,然后我就拿回来了。我知道这是在考验我对吧,我那几年一直在自学英语,所以英语没有丢,而且我的物理数学都很好,看这个文章很容易,尽管是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激光过去都没听说过,那个时候翻译激光还翻译成“莱射”,就是按照音译,我还是一天多时间就把厚厚一本翻译完了,第三天就送去了。那个康静文一看很吃惊,你这么快呀,然后就翻了一翻,翻了一翻马上就说,那好,那你马上调来。我说,那请你们发调令吧。他那时就赶快给科委省科委报告,然后马上给我们厂发调令,厂长的态度就是绝对不行,说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放走。

  解说:恰好此时,厂长下基层锻炼去了。副厂长和人事处长怜惜人才,调动手续还是给他办了。他终于从一名工人变为了一名科研人员。正是由于他做出了一个看似错误的决定来到青海,使得他比同龄人早好几年从事科研。因为当时,青海远离政治旋涡,可以专心承担科学院的重大科研项目,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很快还担当了重大项目的负责人。这个看似错误的选择却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重大机遇。1978年,当科学院决定派人员出国进修时,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也没有放下过外语的朱清时当然的成为了候选人之一。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来到了美国嘉洲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从事激光激发荧光光谱研究。在美国,他克服了学术上的难关,一年之后就转入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朱清时由于工作突出,学院破格给他博士后的待遇。在这个时期,他做出了第二次看似错误的选择。

  朱清时:那个时候的标准,在麻省理工学院就是一千零八十美元,所以我很自豪,就是我们那批中间,大概最早拿到。让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大学承认了我们的水平,给我们这么高的工资,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个,反正肯定是最早的。

  解说:在麻省理工学院一年里,朱清时就发表了7篇论文。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的导师斯坦非尔德教授用无比欣喜的语气向与会者介绍道:“朱清时几周内完成的工作美国学生通常要干上一年。”

  朱清时:在这个时候吧,又过几个月,这个时候博士后也做的差不多了,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应该回国。当时吧,其实有很多跟我同批去的人基本上都没回来,我可能是最早回国的一个。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回国,其实我都没有认真去想它。我总觉得做了博士后以后吧,应该回国。为什么呢,因为我在青海盐湖所是第一个出国的,我想盐湖所他们能够这样做,敢于让我出国是对我很大的信任,所以我觉得这里没有什么讨论余地,我一定回去,这样才够意思,这是一种诚信。现在才把它说成‘诚信’,那个时候根本没想到‘诚信’,就是一种内在的一种感觉。就是一个人不能那个样子,就说别人对你非常信任,而且为你出国给你承担了很大风险,你到时就什么都不管了,就为自己就留到这儿就不回去了,所以我要回国了。当初在波士顿很多中国留学生在那儿,我还记得好几个是我们在青海都认识的同事,他们都很奇怪,觉得我很左,说哎呀,他这个人怎么样啊,说朱清时是不是个共产党员啊?其实我那时候还没有入党,我觉得这是我很纯朴的感觉,我就应该回来,所以别人还不理解。我那时就回国了,回国而且不是到大城市,没有讲任何条件,回到青海,当我回国来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在盐湖研究所做激光光谱实验时,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做震动都是开创性的。他们到91年选院士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的得到了这些老前辈的爱护,正是因为在国外做的这些工作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好的影响,然后在大连做出了非常好的光谱来,而且这个光谱吧,后来一发表,我看在世界上也都很长时间没有人重复出第二个,跟这个一样做的是硅烷,我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影响,所以91年选院士的时候有我,那时候我45岁。

  解说:45岁的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之一。接着,朱清时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当在大连的事业达到高峰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回母校中国科技大学。他觉得他有很好的经验,在校长这个管理岗位上可以帮助更多的年青人成功,这样他的成就感更大。也可以和许多优秀的青年人一起,探索更多未知的科研领域。朱清时现在所带的博士生每年发表的文章都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科大的光亮研究如今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了,这是与朱清时当初大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朱清时的学识和为人也赢得了国际上一些知名科学家的赞誉,我们采访了国际著名数学家,费尔兹奖获得者秋成桐。

  秋成桐:非常开朗,很有想法,也不官僚,不像国内有些大学校长摆架子。朱校长当时对基本课非常重视。彬彬君子,很平和,相处得相当好。

  主持人胜春:我们在采访朱清时的时候,他说他现在作校长,平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聊天。往往他会跟学生们说,看待自己的人生要看远一点,大一点,不要只看眼前的。有的时候他会提到,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时候都希望去到一个沿海的大城市,找一个高薪的工作,而往往对那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并不感兴趣。他说有的时候只要我们把眼光看得远一些,可能你的机遇,你的人生的重要机遇,就在那些偏远的地方,甚至是你可能都想不到的地方,这一点往往是年轻人意识不到的。

  不知道朱清时的这番话对电视机前的您是否有所启发,今天我们的当代教育节目就要结束了,我是胜春,咱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