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MP程序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损不足以奉有余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1:31

 1、OpenMP的概述
OpenMP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是在共享存储体系结构上的一个编程模型,它包含编
译指导(Compiler Directive)、运行函数库(Runtime Library)和环境变量(Environment
Variables)。OpenMP是一个编译器指令和库函数的集合,这些编译器指令和库函数主要用
于创建共享存储器计算机的并行程序。OpenMP组合了C、C++或Fortran,以创建一种多线
程编程语言。它的语言模型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假设执行单元是共享一个地址空间的线程。
OpenMP是基于派生/连接(fork/join)编程模型。一个OpenMP程序从单个线程开始执
行,在程序的某些点需要并行执行时,程序派生出额外的线程,组成一个线程组。这些线程
在一个称为并行区域的代码区中并行执行。线程到达并行区域的末尾时等待,直到整个线程
组都到达,然后它们连接在一起,只有初始或者主线程继续执行,直到下一个并行区域(或
者程序结束)。
OpenMP具有两个特性:串行等价性和递增的并行性。当一个程序无论是使用一个线程
运行还是使用多个线程运行时,它能够产生相同的结果,则该程序具有串行等价性。在大多
数情形中,具有串行等价性的程序更易于维护和理解(因此也更容易编写)。递增的并行性
是指一种并行的编程类型,其中一个程序从一个串行程序演化为一个并行程序。处理器从一
个串行程序开始,一块接着一块的寻找值得并行执行的代码段。这样,并行性被逐渐地添加。
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存在一个可以被验证的程序,这极大地增加了项目的成功机率。
OpenMP不具有下面三条性质:不是建立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上的;不是在所有的环境下
都是一样的;不能保证多数共享存储器均能有效的利用。
2、OpenMP的历史
1994年,第一个ANSI X3H5草案提出,被否决;
1997年,OpenMP标准规范代替原先被否决的ANSI X3H5,被人们认可;
1997年10月公布了与Fortran语言捆绑的第一个标准规范FORTRAN version1.0;
1998年11月9日公布了支持C和C++的标准规范C/C++version1.0;
2000年11月推出FORTRAN version2.0;
2002年3月推出C/C++version2.0;
2005年5月OpenMP2.5将原来的Fortran和C/C++标准规范相结合。
相关的规范可在http://www.openmp.org/drupal/node/view/8中下载。
下面是周伟明老师的一些OpenMp介绍,供大家参考:

1多核编程的几个难题及其应对策略

2多核编程中的锁竞争难题

3多核编程中的负载平衡难题

4、OpenMP并行程序设计(一)

5OpenMP并行程序设计(二)

6OpenMP中的数据处理子句

7OpenMP中的任务调度

8OpenMP创建线程中的锁及原子操作性能比较

9OpenMP程序设计的两个小技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