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Web2.0技术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做菜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3:57

谈Web2.0技术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
 
□ 李 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01期
1/3页12 3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与普及,虚拟学习社区逐步成为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知识建构和智慧发展的理想学习环境。Web2.0的到来为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Web2.0、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
  
  1.Web2.0
  Web2.0是相对Web1.0 (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Blogger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出:“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 icio1us、43Things. 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Web1.0到Web2.0的转变,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方面发展;运行机制上是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开发者则是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普通用户发展。Web2.0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可读、可写、社会化”的互联网,是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性软件有效地支持着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也为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管理开辟了新的思路。
  2.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它是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之上,借助网络和通信工具,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体组成,通过教学、研究等活动建立一个虚拟的社会形态,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使学习者获取知识、增进理解和提高技能,形成以此为目的的一个交互的自治区域。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
  3.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其核心是资讯管理和知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学说最早是由美国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德·格鲁克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提出的。所谓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
  
  二、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管理的特点
  
  由于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动态的学习组织,因此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是社区高效运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虚拟学习社区的动态组织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学校在知识管理方面的不同。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作为动态协同的组织,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管理系统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统一的平台。第二,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来源于不同的社区学习者,各成员间的知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互补性。第三,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通常具有不同的知识文化背景,为了保证社区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虚拟学习社区通常会建立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通过建立有包容性的社区文化,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快速发展。第四,在知识的学习方面,虚拟学习社区的协作性也使得其必须建立一个多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以促进不同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积累和创新。第五,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跨空间合作的特性使得互联网成为其知识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持。
  
  三、Web2.0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持
  
  学习社区是运用和凝聚集体智慧的最佳环境,虚拟学习社区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建构的支持和智慧学习的支持。知识建构的学习社区是一个培养学习者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社区。Web2.0环境可以为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管理提供以下条件支持。
  1.采用Web2.0环境下新的分类方法,构建完备的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库
  在Web2.0环境下,知识库的构建以Blog和Wiki中的知识为基础,以Tag标签分类和主题分类作为组织方法,将不同渠道的知识进行整理、去冗、组织和结构化处理,从而形成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集合。
  第一,利用Blog确保知识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学习者可以通过个人Blog发布有用信息、学习资源和链接。特别是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感受。通过浏览同伴的Blog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体会他人的学习感受和经验。书写Blog的过程不仅是观念更新、思维优化、自我认知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
  第二,利用Wiki确保知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Wiki作为开放的协作和共享平台,教师、专业人员、学生以及其他人员都可以发布信息资源和学习内容。学习者不仅是资源的利用者,而且是创建者。他们可以随时发布自己已获得的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并且可以展开交流。经过资源和内容的不断扩充,可以形成不同类别的在线学习资源库。 
 第三,利用Tag标签作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导航工具。以Tag标签分类和主题分类作为组织的基础,使知识库更便于学习者使用,即使学习者对分类标准不十分了解,也可以根据平时阅读和写作所涉及的分类类别,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
  2.建立Web2.0环境下新的知识管理平台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管理,从主体角度可以分为个体知识管理和集体知识管理。对于个体知识管理,虚拟学习社区可以采取Blog的形式来搭建平台。对集体而言,可以采用Wiki作为虚拟学习社区内部或相关社区之间知识管理与交流的平台。
  3.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共享服务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虚拟学习社区满足来自不同地域的学习者的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共享服务,Web2.0的出现给知识共享带来了新的契机。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网络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目前广泛用于博客、维基和网络新闻频道。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支持RSS的客户端工具或网络订阅服务订阅自己感兴趣、与研究相关的学习资源网站。RSS则可以根据学习者需求,自动浏览和监控这些指定网站的内容,将预定的内容推送给目标学习者并自动更新,使学习者获得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最新信息,达到信息共享、实时交流的目的。
  采用Tag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这种信息内容分类构建的个性化特征,可以适应同一学习者对各类资源的不同需要,也可以适应不同学习者对同一资源的不同需要,这使得信息资源之间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学习者在获取信息时,可以根据自定义的分类进行检索,从而提高信息共享的个性化程度。
  RSS和Tag技术的运用,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资源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师生还可以利用RSS技术聚集在一起,形成讨论群,通过RSS阅读器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进而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Web2.0的信息交流的开放性、松散耦合性促进了虚拟学习社区中信息的传递、知识管理模式的改善、知识共享环境的营造和创新空间的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性。在Web2.0环境下,各种新的应用方式和平台的出现,为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模式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建、胡政权.Web2.0及其教育应用[J].信息技术,2008(5).
  [2]朱德利.Web2.0 的技术特点和信息传播思想[J].现代情报,2005(12).
  [3]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Angel C,William C C,Jesus F S.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engagement in knowledge sharing. 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6.
  [5]陈明.Blog、Wiki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6]祝小诗.RSS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1).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