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摇滚乐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写入word模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4:53

我在做软件工程师之前一直都想做一名调音师,呵呵,高中时还想做一名歌手,还玩过乐队,不过那些已经是不可实现的梦了,我自从听了老崔的《解决》专辑后就爱上了摇滚乐,并且一直喜欢到现在,只是当今实在没有什么好听的(把我逼急眼了我自己组个乐队),我这会还听唐朝呢。
听到那个年代的摇滚我就浑身有劲,有人说摇滚嘈杂,没有美感,这是他们不懂欣赏,音乐的美靠它本身展现而不是靠唱它的人来展现,更不是靠它的知名度展现,现在买张碟,我敢肯定我听一遍就会记住唱歌的人而记不住歌,因为唱歌的人越来越做作了,千篇一律的手势,动作,一样不敢真唱,一样对口型,一样假嗓子假 唱,一首歌录几个月,一样的不敢清唱,我曾经听过一个超女唱热情的沙漠,差点没把我恶心死,词记不住我不怪她,连调都跑了,唉,现代人啊...
上世纪90年代,摇滚体现的是一种激情,一种探索未知的激情,真的,你可以听出来的,国外的东西刷刷刷的进入国内,中国人传统不接受的东西也来了,大家都很难接受,面对未知,一片迷茫,从那些撕心裂肺的呐喊声中,你听到的是苍凉,是沧桑,是真实,还是无助?唯独不是快乐,这就对了,我听到“蚂蚁蚂 蚁...”我会思考,我听到“钟鼓楼的里面...油条饼干”我会思考,老崔的声音说明人们挣扎并快乐着,记得魔岩三杰,体现的不仅仅一种另类,更多的是一种倾诉,想要告诉你一件真实的事情,但是听众却一直在欢呼,因此,他们用另类来威慑人们脆弱的内心,让人们安静!唐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支乐队,起初你可能 不喜欢他们的风格,可是当你听完一整首音乐的时候,你马上就会感觉到希望,感觉到温暖,是的,在“灵魂从死人堆里站起”中感到温暖,正如大声朗读李白的诗 会使人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一样。所有的音乐中,除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外,最真实的就是摇滚了,觉得摇滚嘈杂的人之所会那么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社会本身就是这么嘈杂,再动听的交响曲充其量是一种模拟,可是摇滚却是百分之百的重现,听过班德瑞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仿佛...但是摇滚就要去掉仿佛,它代表的就是这个世界,属于人类的世界,自然界是不可能在人类的世界重现的,因为人类已经破坏了它,所以你听到的班德瑞,听到的交响曲,告诉你,那是假的,可是摇 滚,那种呐喊是真的,只有人类会呐喊,动物那叫嚎叫,这种真实揭开了人类最脆弱的伤疤,甚至还没有愈合的伤疤,上世纪90年代对于我们这一代是一种福气, 是父辈们所没有的一种福气,我们觉醒了,明白了很多我们不曾理解的东西,正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样,那个年代,大师鲁迅就揭过人类的伤疤:“抉心自食,欲 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摇滚乐给了人们心的本味,代价就是忍耐,别人疗伤是不得已,自我疗伤却是自愿,你可以拒绝,但是你却不舍得拒绝,因为这就是所谓的机会。最美的平凡就是生活,而最丑陋的激烈却是美丽生活中污点的积累,你要摸去这些污点,首先要看到它们,如果你看到了,那么你就理解了摇滚乐的精髓。
有些话不需要说出来,当你听到一首熟悉的曲子时,你的心会顿起波澜,那么这曲子就达到征服你的目的了,你认为港台流行音乐很好听,我想不是因为它们好听吧,而是歌手相貌吸引了你,你喜欢的是唱歌的人而是他们唱的歌,周惠为何不出真人版的海报,那是怕影响唱片销量。世界就是这样,你不能强迫别人不傻,正如 你不能强迫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样,也许人的长相对人类神经带来的视觉冲击比听觉冲击来的更猛吧,谁知道呢,唉,我还是喜欢老崔,喜欢魔岩三杰,喜欢唐朝...
几周前我去了一家音响专卖店,相中了一对音箱和一个胆机,这对音箱没有独立的低音单元没有独立高音,仅仅是中音,因为中音是人类接受的健康频率,人声,鸟叫流水都是中音,它是一种自然界的最佳模拟,人们所谓的超重低音真的很好吗?大自然的超重低音只有在雷电,地震,火山等灾难爆发时才会出现,人们为何喜欢 灾难的场景却又害怕灾难的现实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这也是人类虚伪的一面,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一种毛病,天天喊着买大排量车的人真的知道排量是什么吗?一个村庄的村长买4.2的奥迪在村里跑,撑面子,搞笑!中音音箱卖的很贵,很有品位,我很喜欢,越来越喜欢,因为最起码大师级别的人还没有在这个嘈杂的世界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