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原来不读书

来源:互联网 发布:喜马拉雅猫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8:00

古往今来,创立大事业的人中,科班出身的读书人几乎没有。毛泽东在北大只是个图书管理员,邓小平留学法国,也只是做工人。刘备织席贩履,赵匡胤是个粗人,朱元璋是个小沙弥,成吉思汗、努尔哈持又读过多少书呢?所以创业者是不能读书的,读多了就胆小了。在守成的岁月里,学问多也未必是好事,李煜是大词人,宋徽宗是大画家,都亡了国,只有康熙老祖了不起,聪明睿智活学活用。所以说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最近在身边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在学校读书时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很多人在毕业后都发展得不错,其中不少人做了私企业主,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不但资产丰厚,而且历练得成熟老道。反观,那些当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到目前为止做出突出成绩的还比较少,多数业绩平平,生活水平也处于中等,主要是给别人打工。

 

这种现象几乎是一个普遍规律,三十多岁的人如果参加几次同学聚会,就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位老博导说:我现在对学习不好的学生非常尊敬,因为我当年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现在都当了官。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有点好奇,所以思考了一下。

 

1、人的成功要靠很多因素,其中专业技能只占比较少的一部分,在有些领域,特别是商业上,专业技能更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胆略、交际能力、判断力等。学习差的同学是不善于学习精细抽象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早地接触社会,他们成熟得早,观察问题实际,脑子里没有条条框框,所以更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在学校里,评价尺度是学习成绩,因此他们的特长显现不出来,毕业后只要他们愿意努力,他们的优势很快地发挥出来,就成功了。

 

2、学习差的同学出道比较早,以我的同学为例,我的高中同学中学习差的有的干脆没有上大学,有的读中专大专,即便是读完大专的,现在也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13年,而我博士毕业到现在工作了7年,他们的工龄是我的2倍,这样他们积累的社会经验、社会关系和财富也自然多一些。

 

3、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没有退路,他们在学业方面一直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否定评价,最终产生厌倦心理,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在做年少时可能一闪而过的“科学家”的梦想了。他们背水一战,要活出个样子来给家人给社会看一看。由于没有退路,没有包袱,他们敢想敢干,不像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有学校、机关等非常稳定的体面的工作,想自己创业总是下不了决心。生意场上的事情有时候象赌博,胆子大压对了,就成功了。

 

4、学习差的同学脸皮比较厚,从小就被老师骂惯了,没有那么多不必要的自尊心,相反,学习好的同学做事谨小慎微,总是关心他人和社会的评价,不敢越雷池一步。学习差的同学脸皮一厚就有了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在市场上被客户骂根本算不了什么,像我这样的人,如果被人损两句就觉得很屈辱,所以做不了买卖。脸皮厚、心宽、能够屈己下人,这都是本事。

 

5、人的成功和家庭背景也有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读书时,大家都平等,感觉不出家庭背景的巨大差异。毕业后就显现出来了,有实力的父母不但能够为子女在社会关系和财力方面提供帮助,而且可以把他们的社会经验,那些上层社会的不传之秘告诉自己的子女,这是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普通家庭的父母往往更重视学习,希望孩子靠优异的成绩给自己争口气,普通家庭的子女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期待,所以在学校里这些孩子的成绩往往好一些。但是毕业后,他们发现,没有祖辈父辈的积累,白手起家从头做起,无论是仕途还是经商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以上五点,是我总结出来的原因。

 

有一位中国某大学的博导很瞧不起他的一个当了院士的师弟,认为他根本没有学问,实则社会学是一门大学问,能够看准方向整合资源的人应该被人们诚心诚意地尊敬。平均来说,在社会上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贡献的确比只做某种专门技术的人大,这些领导者把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等整合在一起,这是很了不起的。学术圈里的人大多不善于交际应酬,偶尔冒出一个善于交际的,很快就把别人都摆平了,只要他的手段不要过格,引起他人的反感。

 

如此说来,书是不是都白读了呢?读硕士读博士还有什么意义?二十年的寒窗苦,有没有必要呢?这个问题需要回答。我觉得除非是奇才如比尔盖茨,否则读大学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基本专业素质的教育。大学毕业后,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判断,千万不要攀比了。觉得自己适合静下心来做研究的,就往上念,觉得自己适合从事社会工作的,应该立即离开校园去闯世界了。

 

由于目前国家和社会对高学历的认同,高学历者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关键在于不能读死书,切断社会实践的环节。最好能够把已经学到的各种知识都视为工具,一旦发现不合手,随时可以丢弃,否则束手束脚,真的就白读了,甚至是读书有害。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