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1)

来源:互联网 发布:设备巡检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4 07:51

资治通鉴 第一卷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1)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资治通鉴第一卷第一篇,简略的叙述了一件周威烈王分封诸侯的事之后,便开始出现贯通全文的“臣光曰”,就是“臣司马光如是说”。

这一段里,司马光说出了整部资治通鉴的最核心的一个词,那就是司马光和他的合作者[1]写下这部宏伟巨作的指导思想也就是礼,所以这部著作有强烈的正统立场,这对我们后面的阅读和思考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你只要时刻记住“他是依礼而写”,就不会尽信其述,能够跳出来从其他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想法。

对于“依礼而写”的例子,可谓处处都有,取一个比较明显的来说明:

魏明帝太和五年:“ (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

这个“寇”字,看到的人估计会笑了。时为三国,依的是魏纪,称魏明帝,既然当时魏确立了帝位,则其余的像诸葛亮率领的军队也只能是以“寇”来相称了。据说之后的南宋所谓大儒的朱熹同学对这句话很不满,他说:“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意思就是说,三国啊,明明蜀汉是正统嘛,虽然那个时候他没称帝,但好歹他说当老二没人敢当老大啊,但你说“寇”,这不是本末倒置嘛,这样怎么教小孩子什么是正统啊。 于是朱熹同学就决心把资治通鉴里他觉的“不正统”的地方改过来,这里就要佩服司马光同学的远见了,为什么花十九年写这么长的一部史书[2]呢?为的就是打击这些想篡改的后代人:这么多我看你怎么改...

所以朱熹同学也被这个工作量打击了,“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于是就乖乖的放弃了。

以上都是玩笑话了,这一段里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两句话,一句一句来。

  1.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司马光认为,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这跟很多人的观念有出入:天子是一国之君,也就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任务最重要的难道不是治理国家吗,礼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国家有礼教又有什么用呢?

司马光的逻辑跟春秋时的孔子(史载他酷爱《左氏春秋》)以及后朝历代的文官系统的逻辑是一样的,可以说自从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所有的读书人都信奉这样的逻辑,即“礼为大”。

在孔子眼里,礼是从内心中遵循的东西,而法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他为所有的人描述了这个一个乌托邦:社会依礼来治理,没有法律,人人温俭恭让,阶层分明,待在一出生就被规定好的阶层里做这个阶层的人该做的事--你出生低贱,就要本分的为高贵的人做奴才;你生在高贵,就理应享受别人的服务,为了遵从礼,你还不能对下人太好,以免乱了社会的秩序;你是帝王,就更该维护礼教,当所有的人的榜样。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都很快乐,因为自己遵从了礼教,满足了内心的准则。

我们可以一眼看出这个空想主义的问题是什么:是

人不是机器,人会有思想,有欲望。

南宋的朱熹,对,就是被打击的那位同学,做的更甚,他认为既然是因为人弄的孔子大人的乌托邦没办法实现,那就灭掉人的思想和欲望不就行了? 没错,历史上用的就是这个“灭”字,“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3]之中礼部是个及其重要的部了,单从它负责皇室的祭祀以及科举录士这两点就能看出来了。

回到司马光,他也是儒生,或者用一个更准确的词来描述:他是文官。自科举选官以来,文官系统的出现对整个历史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点以后再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明朝的文官系统几乎要到了控制皇帝的地步,虽然,每一朝都是如此。

[1]: 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

[2]:《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历时19年完工。

[3]: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原创粉丝点击